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甲市專線

文化走廊

馬華甲曆史城市議員駱慧茹

馬六甲老街後巷

文 文 文

今日馬六甲頭條|有望蛻變為文化走廊 探索 老街後巷 點滴

(馬六甲13日訊)被遺忘的,有望蛻變為,將寂靜的後巷重新激活。

指出,熙熙攘攘的老街區後巷有著點點滴滴故事、曆史遺記、民間生活與傳統味道,非常具有特色。

經美化後的老街後巷,每日吸引不少外國遊客進行探索。
經美化後的老街後巷,每日吸引不少外國遊客進行探索。

她說,以往後巷的一些特色,例如挑水井、木桶鐵匠等工藝製作、古玩遊戲如跳格子、溝渠抓魚、跳繩及古早味的咖喱飯等,如今早已被遺忘,卻是深藏在許多老街人的美好回憶。

她說,隨著近年老街後巷進行翻新及提升後,基本衛生與環境改善許多,有望打造為古城著名旅遊景點。

古裏街後巷走廊的一棵植物,係有許多紅色的許願布條,引起外國遊客的注意。
古裏街後巷走廊的一棵植物,係有許多紅色的許願布條,引起外國遊客的注意。

“除了壁畫增加不少外,後巷如今也吸引不少咖啡廳、食肆業者及居民等,自行為後巷進行美化,例如增設座椅供顧客休息、打造小清新的文藝空間及栽種植物美化,也因此吸引不少外國遊客走入後巷探索神秘又未知的空間。”


駱慧茹將把老街蛻變為文化走廊的概念,提呈給市政廳進行考量。
駱慧茹將把老街蛻變為文化走廊的概念,提呈給市政廳進行考量。

她建議有關當局不妨考慮在後巷增設水墨畫、剪紙、手工折紙、捏面人、手工藝品、算命分析、古董文物、二手書籍及傳統小吃攤位。”

駱慧茹認為,老街後巷有潛能提升為,注入當地曆史文化與藝術氣息,創造文藝空間,以培養新生代珍惜曆史文化的自覺性,也能激起大家對老街後巷所遺忘的歲月。

她將把老街蛻變為的概念,提呈給市政廳進行考量,以便能將後巷注入嶄新活力的元素。

雞場街“刀故事館”對面的橫街窄巷,掛著無數紅燈籠,讓人感受到濃鬱的中華文化特色。
雞場街“刀故事館”對面的橫街窄巷,掛著無數紅燈籠,讓人感受到濃鬱的中華文化特色。

■駱慧茹:保存獨特性

駱慧茹認為,州政府應發掘老街後巷的吸引力和契機,為了保存老街後巷的獨特性,不隻是要向外國遊客介紹雞場街,也要向大家展示老街後巷的無形價值與文化遺產。

“老街後巷在推動民間文化與藝術的同時,也能創造商機,為社會增加創業機會,讓遊客感受獨特的馬六甲後巷文化。”

一些老街後巷掛有個人創作品,為後巷增添創作的文藝空間。
一些老街後巷掛有個人創作品,為後巷增添創作的文藝空間。

此外,她也鼓勵傳統文化活動如中秋節、農曆新年等,當地會館組織、非政府組織或民間團體,也可在適當的老街後巷舉行文化活動。

一些居民在老街後巷的建築牆壁掛上旅遊標語,也成為遊客打卡的景點。
一些居民在老街後巷的建築牆壁掛上旅遊標語,也成為遊客打卡的景點。
一些咖啡館在後巷增設座椅供顧客休息,讓遊客在熱鬧的老街有個寧靜的空間放鬆。
一些咖啡館在後巷增設座椅供顧客休息,讓遊客在熱鬧的老街有個寧靜的空間放鬆。
古裏街後巷經一些商家布置後,氣氛更添文藝氣息,吸引不少遊客進入後巷探索。
古裏街後巷經一些商家布置後,氣氛更添文藝氣息,吸引不少遊客進入後巷探索。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文化走廊

馬華甲曆史城市議員駱慧茹

馬六甲老街後巷

相關文章

用i-trafik掌握路況 省麻煩 34路口107高清電眼監督

20攤檔 吸引人潮 獨立花園街夜市 熱鬧

遭追討電話費揭發 駱慧茹 遭盜用個資

市政廳得來速自助繳費機失靈 經搶修已恢複如常

今日馬六甲頭條|敦阿裏路沿河一帶 運動器材 亭凳 遭破壞

黃線模糊不清引混淆 市政廳重劃腳車道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