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精神病男子又烂賭 老母亲求阿窿 勿借钱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患精神病男子又烂賭 老母亲求阿窿 勿借钱

    (马六甲16日讯)一名患有精神病且染上赌瘾的已婚中年男子,过去5年频频借阿窿到赌场博杀,欠下大笔债务后前后闹了四五次自杀,逼迫老母亲替他还债,老母亲也前后还了逾30万令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不料这名男子近日再欠下4组阿窿共2万500令吉,结果又旧计重施试图烧炭自杀,老母亲爱子心切,表明会偿还这笔债务,但恳请阿窿高抬贵手,不要再借款给其儿子,否则家人一概不负责了。

    这名已81岁老母亲黄女士,今日通过甲州民生问题及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李翰霖市议员召开记者会,哽咽痛心的说出遭遇,同时也呼吁赌场,禁止其儿子再次进入。

    黄女士(右起)通过李翰霖召开记者会,恳请阿窿不要再借钱给患有精神病的小儿子,家人不再帮他偿还欠款。
    黄女士(右起)通过李翰霖召开记者会,恳请阿窿不要再借钱给患有精神病的小儿子,家人不再帮他偿还欠款。

    她说,欠阿窿债务的是其小儿子阿华(52岁,送货员),也是一名长期吃药的精神病患,他已婚,和妻子育有2名尚在求学的孩子。

    她指出,小儿子这些年来是到赌场赌博,把薪水输光了,就跟阿窿借钱,借款的数目越来越大,有2万、3万甚至是6万令吉。

    “这5年来,家人帮小儿子还钱的总数已经超过30万令吉,可能家人一直有还钱,阿窿也一直借钱给儿子。”

    她说,小儿子2年前因欠阿窿,没有能力还就写了遗书,吞药闹自杀,后来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回来后,他也答应要戒赌,因此家人帮忙他偿还了欠款。

    她说,这期间家人也拜讬赌场禁止其儿子进入,但他却转移到其他赌场继续赌。

    她说,今年7月,小儿子又跟阿窿借贷1万3000令吉,后来她帮忙还3000令吉,剩余1万令吉则是小儿子本身跟朋友借钱。

    “债务解决后,其儿子答应不会再赌,没料到两个星期后又欠下阿窿1万多令吉,还为朋友做担保人。”

    送入麻坡精神病院治疗

    黄女士说,其小儿子阿华几天前又因赌博和欠下阿窿债务,并在两天前烧炭自杀获救,医生过后判断儿子患有精神问题,目前已被送到麻坡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她说,经过家人计算,其儿子这次欠下4组阿窿,共2万500令吉。

    黄女士在会上表明会替小儿子偿还这笔债务,但恳请阿窿高抬贵手,不要再利上加利。

    “我同时也声明,若阿窿再借款给我的小儿,今后家人一概不会再背负有关债务,所以我希望赌场能禁止他进入。”

    不断欠债 多次闹自杀

    “我每天担心小儿子自杀,担心他又去赌博,然后又欠阿窿…。”

    黄女士说,她每天的日子都很难过,小儿子欠阿窿,她就每天担心受怕过日子!

    她说,丈夫在两年前去世时,小儿子答应不再赌,结果重蹈覆辙,她每天就是在担惊受怕情况下过活。

    她说,日前小儿子再次闹自杀,家人已备案。惟她强调,接下来,家人不再承担小儿子的债务。

    她感谢甲州马华和李翰霖给予的协助。

    另外,李翰霖说,此事件为黄女士和家人带来很多困扰,也令无辜者受牵连,一家人为了患有精神病欠下阿窿债务的小儿子奔波劳碌,还了一笔又一笔的债务。

    他奉劝阿窿不要再借钱给其小儿子阿华,其家人不再为对方的债务负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李翰霖遭冒名“借钱” 退休商人误信 失1000

    (马六甲28日讯)“桥唔怕旧,最紧要受”,一个老套电话诈骗伎俩,让接到陌生人来电的退休商人,以为是马华甲州民生问题及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李翰霖市议员遇到困难来电借钱,遭骗1000令吉。

    李翰霖告诉《中国报》,其黄姓友人是于数周前接到陌生电话,对方开始就说其大马卡遗失,手机号码也换了。友人听声问:“你是翰霖呀?”对方“承认”,并让对方储存手机号码。

    ■李翰霖因被冒名骗钱而报警。
    ■李翰霖因被冒名骗钱而报警。

    其友人次日再接到该骗子的来电,指因为重要文件遗失,无法办理银行手续,需要对方江湖救急7000令吉,还说因为户头暂时不能用,让他存入另一个朋友的户头。

    “友人错将7000令吉听成1000令吉,为此到银行将1000令吉存入该户头,并将存入收据WhatsApp给骗子,对方事后联络友人,纠正是7000令吉而非1000令吉,友人当时因为已离开银行,要求对方直接到友人住家拿。”

    友人随后向女儿提及此事,后者觉得事有蹊跷,联络李翰霖原有的手机号码,质问他为何一直向父亲借钱,这才揭发了对方遇到诈骗分子。

    “我强调不曾向其父亲借钱,也没有遗失身分证及换手机号码,随后,友人联络骗子要求对方现身拿钱,唯对方应是意识到已被拆穿,而拉黑友人。”

    李翰霖说,他与友人于5月10日分别报警,令他觉得不幸中之大幸是,友人将7000令吉听错为1000令吉。

    他提醒民众,若及时发现被骗并拨打997投报,在钱转账24小时内是有可能被追回的。不过,其友人因为迟发现,并没有追回该笔钱。

    李翰霖提醒多关注资讯

    李翰霖提醒民众多关注新闻资讯,以免轻易上当,尤其一些骗案手法虽然五花八门,但还是有破绽,多看资讯可了解骗子的套路,提高防备心。

    他以另一位同样遇上电话诈骗的男子邱和南为例,对方因为关注资讯了解骗子套路而避免被骗。

    邱和南告诉李翰霖,他在之前接到AI诈骗电话,对方变化为其女儿的模样,与他视频通话,称被绑架。

    他说,由于女儿当时身在澳洲,且不曾与他视频通话,他对对方所言产生怀疑。

    他随后试叫“女儿”转头,见对方无法做到,证实为AI诈骗,他也当即挂断电话,不再理会对方。

    李翰霖也提醒民众,若怀疑遇到诈骗,可到警方的防诈骗网SemakMULE,可查看电话号码是否曾遭人举报,或者银行户头是否钱骡。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