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5日訊)2024年海洋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馬六甲)之“慶祝中馬建交50周年音樂會”,昨晚在馬來西亞“中國友誼紀念館”(雞場街工委會辦公室旁)順利舉行。
音樂會獲得許多來自海內外嘉賓及馬中兩地音樂愛好者,相聚馬六甲合唱曲子,透過音樂實際交流、交融和魅力,拉近彼此距離、增進了解、產生共鳴,演奏出兩國文化交流互鑒的華美樂章。

該活動是由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係協會、馬來西亞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學會、2024年海洋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馬六甲)籌委會,聯合主辦。
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拿督威拉顏天祿在會上致詞時認為,音樂是無國界,是人類共同語言,它能搭建起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相互溝通理解的橋梁。
他談到,所謂“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他始終認為人民的深厚友誼,是國家關係發展的力量源泉,而民心要相通,文化須先行。

“我希望這項音樂會能找準馬中兩國的文化‘共鳴帶’,連通兩地民眾心靈的‘心絲路’,讓文化架橋事業伴隨音樂的交流,不斷增進民間友好互動與理解。”
此外,顏天祿提到,50年來,馬中兩國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積極推動雙邊經濟發展,致力攜手實現兩國現代化。

他說,兩國過去也著重於兩地人民之間文化交流,不斷實踐“民心相通,文化先行”理念,讓一個個精謹細膩的“工筆畫”交流活動落地,為構建馬中命運共同體注入動力。
“此音樂會活動就是一個最佳的例子。”
表演嘉賓陣容強盛

參與“慶祝中馬建交50周年音樂會”表演嘉賓陣容強盛,精彩的演出讓在場嘉賓歎為觀止。
當晚主要表演嘉賓有李偉彤博士,她專注於女高音獨唱,並是浙江師範大學博士,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原院長金鐵霖教授。
她畢業於曼哈頓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曾獲威爾國際聲樂比賽“最佳女聲獎”、羅馬國際音樂節聲樂大賽“二等獎”等;多次在北美 和歐洲巡演,參演歌劇《燕子》、《藝術家的生涯》(香契尼)及音樂劇《醜小鴨》等;在中外多地舉辦過個人獨唱音樂會。
此外,尚有表演二胡獨奏的張曉娟教授,為福州大學陽光學院原院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福建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
章興寶講師則表演笛與巴烏獨奏,他是國立華僑大學講師、保加利亞索菲亞國家音樂學院博士。

出席嘉賓:
“慶祝中馬建交50周年音樂會”總策劃與導演、中國音樂史學會副會長鄭錦揚博士、馬來西亞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學會會長拿督斯裏楊忠勇博士、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及學院首席執行員張國偉、海洋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委會主席鄭錦揚博士及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馬六甲分會會長李傳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