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甲市專線

馬六甲勇全殿

藏書

文 文 文

蘇慶華家屬捐贈 勇全殿 藏書逾3萬冊

(馬六甲27日訊)逾3萬冊,當中不乏絕版、七、八十年曆史及精裝版,各類與華人宗教信仰及曆史相關的中文書籍,不僅為學者提供寶貴的讀物資源,還延續了曆史文化的傳承。

坐落怡力的勇全殿,不僅是州內少有,擁有上百年曆史的宗教場所。設於該殿範圍的馬六甲送王舡博物館內,更設有資料中心,收藏著超過3萬冊的書籍。

馬六甲送王舡博物館建築物內,設有可通往資料中心的樓梯。
馬六甲送王舡博物館建築物內,設有可通往資料中心的樓梯。

值得一提的是,收藏在該殿的絕大部分書籍,乃馬來西亞著名華人民俗和民間宗教學者兼馬來亞大學中文係前主任蘇慶華博士(DR. SOO KHIN WAH)的畢生收藏,無論是書籍內容或曆史價值,皆十分豐富與珍貴。

勇全殿秘書長蘇汶財指出,該殿配合興建馬六甲送王舡博物館,打造資料中心。隨著也是該殿理事會顧問的蘇慶華,於2019年不幸逝世,該殿致函聯絡蘇氏家屬,表達欲收藏所有書籍的心願,並獲得家屬正面回應,讓勇全殿如願“繼承”蘇慶華畢生收藏的書籍,填滿資料中心每一個角落。

蘇汶財率領《中國報》記者參觀資料中心,以及蘇慶華博士畢生收藏的書籍。
蘇汶財率領《中國報》記者參觀資料中心,以及蘇慶華博士畢生收藏的書籍。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資料中心的書籍中,除了蘇慶華自身撰寫的嘔心瀝血之作——《馬新華人研究:蘇慶華論文選集》,還有多不勝數的各類書籍,包括與華人宗教信仰、社會科學、曆史及文學有關的書籍。


他指出,該殿當年出動逾十名大漢,耗時數個月,往返馬六甲及首都吉隆坡十多回,才將所有書籍載回勇全殿,遂再按照各類型書籍,進行分類。

蘇汶財形容,蘇慶華是國內少數,對華人民俗及宗教信仰研究,擁有濃厚熱忱的學者。除了多年來的研究,本身也撰寫書籍,令華人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學記載更為豐富。因此,他多年前的赫然離世,著實令人惋惜。

資料中心設有冷氣設備及桌椅,讓學者舒適地閱讀,蒐集資料。
資料中心設有冷氣設備及桌椅,讓學者舒適地閱讀,蒐集資料。

書不外借 可登門參考

資料中心書籍豐富,吸引來自中國、台灣、新加坡及國內各地學者遠道而來,隻為蒐集資料。

蘇汶財指出,無論如何,該殿暫時沒有將書籍借出的打算,因此,學者或研究員,都必須登門參考。

“一些來自海外的學者甚至呆上一周,日複一日登門收集所需的資料。”

成千上萬的書,形成壯觀的“書牆”。
成千上萬的書,形成壯觀的“書牆”。

他說,由於蘇慶華的書籍中,不乏已經絕版,甚至一些已有七、八十年,一些在海外無法找到的書籍,該資料中心都有,因此許多學者不惜遠道而來。

他指出,凡有意登門蒐集資料豐富研究的學者,都能與他聯係及預約(016-3373496)。

蘇慶華收藏的精裝版書籍,當中一些價值不菲。
蘇慶華收藏的精裝版書籍,當中一些價值不菲。
設於馬六甲送王舡博物館的資料中心,擁有約3萬冊蘇慶華畢生收藏的書籍。
設於馬六甲送王舡博物館的資料中心,擁有約3萬冊蘇慶華畢生收藏的書籍。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馬六甲勇全殿

藏書

相關文章

勇全殿送王舡慶典系列活動 辦全國攝影公開賽 歡迎踴躍參加

【今日馬六甲頭條】豎篙燈意義重 勇全殿王爺顯靈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