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仪:新闻如一扇窗 记者“传递” 事实 揭真相
(马六甲8日讯)第17届《中国报》小记者及第16届“红蜻蜓”青少年记者队培训营营长梁嘉仪形容,新闻是一扇窗,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多样性,让我们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故事和事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她说,这次培训营营员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家庭背景,但都因为对新闻、对写作、对表达的热爱走到了一起,而他们,正是未来的“记录者”。
她强调,小记者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传递者”,他们所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则新闻,都会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了解更多的真相。
“所以,在你们的笔下,不仅有事实,还有感情;不仅有新闻,更有责任和担当。”
梁嘉仪是在培训营闭幕礼上,这么指出。
培训营由《中国报》主办,马六甲多媒体大学华文学会协办,MSIG(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为主要赞助商,妈咪大宝达集团(Mamee)赞助嘉宾礼袋、工委及营员饼乾及饮料。
本届共有95名来自50间华小、22名来自11间中学,合共117名学生,成为小记者及青少年记者。
此外,梁嘉仪非常感谢家长送孩子参加培训营,他们的辛勤付出,是孩子追求梦想的最大动力。
“孩子因为你们的鼓励,才能勇敢地踏上这条探索的道路。”
她不忘称赞营员在营中充满活力和热情,勇敢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参与每一项活动。
“你们的每一个发现、疑问,都是成长的机会,他们将学会如何用文字去表达内心的感受,去传递正能量,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世界。”
她也希望营员实践所学,不断突破自我,勇敢迎接未来的挑战。
模拟采访 学写新闻
营员体验 获益良多
小记者与青少年记者在培训营中,通过不同性质的模拟采访现场,体验当记者的滋味,并且针对事件提出各种疑问,以期能丰富新闻内容。
《中国报》甲州经理林钦为主持新闻交流会,指导营员如何写好一篇新闻。
“采访工作”结束,便是下笔写出新闻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学习写新闻,营员们可说都绞尽脑汁,在一句钟的时间内将事件重点整理成文章。
历经一整天的学习,营员们获益良多,从营员的分享环节,可看到他们享受营中的活动,更是在写作方面掌握到更多及不同的技巧。
营员们努力认真的样子,亦让工委及赞助商们倍感欣慰。
体会记者辛苦
◆范秋琳(普罗士邦中学,中四生)
平时喜欢看副刊内容尤其是有关美容和保养课题,在老师建议我参加培训营后,我才开始注意其他新闻,比较喜欢看意外新闻。
在培训营中学到很多,从模拟采访中体会到记者追新闻的辛苦,若是真的在外面追新闻,肯定挑战更大。
虽然记者工作不简单,但经过这次的体验,也让我开始有往媒体业发展的想法。
愿望是当医生
◆陈铭桉(安乐华小,五年级)
我是被老师选来参加培训营的,来了之后觉得很开心。
模拟采访中,我学会提出问题,也学会怎样写好一篇新闻稿,平时我很少写作,也没什么兴趣。
虽然当小记者很有趣,但以后我并没有想成为真正的记者,我的愿望是当一名医生。
会考虑当记者
◆颜睿杰(公教中学,中二生)
在老师建议下参加培训营,最大收获是学到如何写新闻。
在模拟采访中,体验到记者必须经过一番努力、“东跑西跑”、多多发问才能找到足够重点和内容, 之后才可以处理成新闻。
模拟采访过后,我们要自己写新闻,时限是1小时,感觉就像在考试。
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记者是不错的行业,以后会考虑当记者,可能追新闻会比较累,但可以见到不同的人,见闻也会多,并且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消息,我就觉得很满足。
辛苦但很有趣
◆王炆钎(马日丹那华小,六年级)
平时会把一些生活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来,也曾经投稿,不过作品都还没有机会刊登。
尽管如此,我没有失望,也不气馁。
来到培训营,我学会了当一个记者要怎样写新闻,也发现找新闻需要时间,还要有观察力,注意很多细节,虽然辛苦,但还算是有趣。
不过,我很害怕意外现场,怕看到恐怖的景象,所以我不想长大以后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