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9日訊)中醫治療近年來日益受到廣大友族歡迎,甲州多個友族選民居多的州選區,在過去4年來舉行過中醫義診後,反應非常不俗,一些場次前來看診的病患,巫裔更高達99%!
承辦州選區中醫義診活動的華裔團結陣線主席吳漢揚告訴記者,過去4年,該陣線聯合馬六甲中醫師公會,與當地議員配合,先後在馬日丹那、阿依禮茂、吉裏望州選區舉辦過中醫義診,前來看診的巫裔病患都超過95%,其中阿依禮茂州選區最多,求診的巫裔病患達99%。
他說,上述州選區的義診活動,每場最少都有近200至300人前來看診,而許多病患在初次體驗中醫的療效後變成“回頭客”,紛紛詢問及索取醫師診所地址,以便繼續接受治療,找回健康。
“在上述選區,我們的義診活動還複辦了幾次。”

與此同時,華裔團結陣線、馬六甲中醫師公會及魯容州選區,於周日首度聯合主辦中醫義診活動,從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共有170名患者前來看診,當中95%為巫裔病人。
吳漢揚說,該場義診活動情況較特別的是,有超過30人是年齡40歲以下的中風患者,並以男士居多,可能是生活壓力和飲食習慣有關。
另外,魯容區州議員拿督諾希爾米告訴記者,年少時他曾因意外導致腳骨折,在康複過程除了西醫療法,也加上中醫結合,因此對中醫治療不算陌生,在發現選區內很多選民嚐試過很多療法,卻仍然無法去除病痛後,決定主辦中醫義診,讓選區內病患前來體驗。
“前來的病患多數是第一次看中醫,由於義診是開放,故有來自其他地區的民眾,包括野新,據了解還有一家人是來自峇株巴轄。”

魯容首場中醫義診
諾希爾米:反應不俗
諾希爾米說,首場中醫義診反應不俗。若有需要,同時配合到華裔團結陣線、甲中醫師公會成員的時間,會繼續主辦,讓更多選民及其他地方民眾接觸另一種療法,養好身子恢複健康。
他指出,考量到一些病患癱瘓在床,要出門治療相當困難,因此接下來或會安排中醫上門看診,讓這些病患有機會嚐試不同療法,即使可能無法全面康複,仍有助減少病痛,這對患者來說也是一大福音。

他說,周日的義診中,可能一些病患身體多處病痛,向醫師提出較多疑問,造成個人看診時間稍微拖延,加上醫師多采用針灸需要一些時間,遲些抵達的病患則需等候較久。
無論如何,他說,整個義診流程還是順暢,也有一些病患在等候期間,先離開前往用餐或者辦理事務,之後再倒回來。

楊偉雄:黃飛鴻電影起正面影響
馬六甲中醫師公會會長楊偉雄博士說,早期黃飛鴻系列電影中“紮針”(針灸)的情節,對巫裔來說起著正面影響,他們在看中醫時都不會怕針。
“馬來病人通常會要求針灸治療,在體驗之後感受到病痛好轉,他們都會繼續接受治療,包括接納服用的中草藥。”
他說,從該會過去數年來走入馬來社區展開義診,讓友族接觸之後,已有越來越多會選擇中醫療法,而州內中醫各診所的巫裔顧客有所增加,至少也占總病患的20%。
他指出,特別是近年來中藥配方的調整,基本上病人不需服太多,或長期服藥,也是讓友族病人更趨向於接受中醫療法的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