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甲市專線

《2024年馬來西亞華文初中獨中數學教師工作坊》

文 文 文

華文初中獨中數學工作坊 傳授教師 有趣教學

(馬六甲19日訊)由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主催,中國華東師範大學主辦,馬六甲培風中學協辦之,獲得來自東馬、西馬、北馬、南馬30所獨中共82位數學教師的參與。

工作坊於9月14日至16日在培風中學懷萱堂舉行,核心宗旨是加強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水平,協助老師們在課堂上運用更加生動有趣的方法傳授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培風中學董事楊應俊(右8起)代表贈送紀念品予代蕊華教授;左起為薑箐羿老師、周勇副教授、穆曉東老師、鍾菊紅老師及翟立安老師;右起為陳俊良、何所思、陳新宏、曾慶方、李佳勝、楊才國及黃雪萊。
■培風中學董事楊應俊(右8起)代表贈送紀念品予代蕊華教授;左起為薑箐羿老師、周勇副教授、穆曉東老師、鍾菊紅老師及翟立安老師;右起為陳俊良、何所思、陳新宏、曾慶方、李佳勝、楊才國及黃雪萊。

同時,工作坊亦著力提升教師的命題設計能力,從而更有效地評估學生的學科素養與能力。活動提供了多方位的培訓內容,讓教師在教學和命題上實現雙重進步。

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多個環節深入學習了命題設計與教學改進的技巧。工作坊從一線教師的實際經驗出發,探討了如何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設計命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

此外,活動也引入了“指向數學學科素養的命題研究”環節,結合當前的教育趨勢,強調命題應考查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學生不僅能掌握知識,還能提升綜合素養。


工作坊還特別引入了PISA數學測試與中國義務教育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內容。通過對比PISA測試標準與中國義務教育的現狀,教師們深入探討了如何借鑒PISA的命題理念,改進教學方式,以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與此同時,活動也分享了多個數學探究活動的實際案例,展示了如何通過探究式學習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侯問山建築師(右3黑衣者)為老師們導覽其參與複新及設計的古城老建築。
■侯問山建築師(右3黑衣者)為老師們導覽其參與複新及設計的古城老建築。

■出席開幕儀式嘉賓:

董總副主席楊才國
董總中委李佳勝
董總副執行長(學務處)兼教師教育局主任曾慶方
董總陳俊良
中國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代蕊華教授鎮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周勇副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辦公室主任倪子然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助理何所思
上海宋慶齡學校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穆曉東老師
上海上外靜安外國語中學副校長薑箐羿老師
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學院教研室副主任翟立安老師
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學院初中數學教研員鍾菊紅老師
馬六甲培風中學董事楊應俊
培風中學校長黃雪萊校長
培風中學陳新宏教務副校長

■黃雪萊校長(左)及陳新宏(右)頒發感謝狀予4位講師;左2起為翟立安老師、鍾菊紅老師、穆曉東老師及薑箐羿老師。
■黃雪萊校長(左)及陳新宏(右)頒發感謝狀予4位講師;左2起為翟立安老師、鍾菊紅老師、穆曉東老師及薑箐羿老師。

訪侯問山工作室

工作坊安排了老師們到侯問山建築師工作室進行“馬六甲老建築新面貌”逍遙遊活動。侯建築師通過分享他參與的老屋複新案例,為與會者帶來了寶貴的建築保護與創新經驗。

侯問山建築師詳細介紹了他參與設計的幾個重要項目,包括地理學家、Baba House Melaka、Peranakan Mansion、Liu Men等。

在複新項目中,侯建築師和團隊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傳統建築風格,還巧妙地引入了現代化的設施和技術,使其在保留曆史韻味的同時,又能適應現代人的需求,達到曆史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此次初中數學工作坊的成功舉辦,為教師們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教師們通過此次活動掌握了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與命題方法。

引入先進教學理念

◆董總副主席楊才國

感謝華東師範大學願意分享其優質師資力量,為教育事業提供支持,除了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還能促進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提升教育質量,為全馬的獨立中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三天學習內容充實

◆穆曉東(上海宋慶齡學校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講師之一)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馬來西亞,第一次來到中學時在地理課本上看到的馬六甲海峽,吹到了馬六甲的風,感受到了馬六甲濃厚淳樸的風土人情,見到了遠道而來聚集到培風中學懷萱堂的82位數學老師,三天的學習內容很多,老師們聽講記筆記和參與討論的認真態度讓人感動。

其中,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是培風中學黃雪萊校長帶領的團隊勤勉嚴謹細致的工作安排,讓講學等各項活動順利開展且圓滿完成。於我而言,這是一段愉快的旅程、一次豐富的經曆和美好的記憶!

感受不同教育文

◆薑箐羿(民辦上海上外靜安外國語中學副校長):

此次交流感受頗多,一是欽佩於培風中學認真的態度和突出的組織能力,黃雪萊校長注重與學員們溝通交流,也為講師與學員們互動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二是感動於馬來西亞獨中的老師求知若渴、善於思考的敬業精神,會議中的問題他們在晚上仍在思索,表現出較高的數學素養。

三是感慨於海外華人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信念,感受到了與上海不同的教育文化與風格。

四是交流互動是一種雙向奔赴。

我的一場命題方法講座、一次創意設計活動、一個視頻課例分析是基於自己平時數學教學思考所得的積累,但在交流過程中受學員思路的啟發,我又有新的感悟,所以十分感謝學員們認真的傾聽、積極的思考、真誠的交流。

感受教師學習熱情

◆翟立安(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學院教研室副主任)

踏進培風中學的校園,深深地被該校的辦學曆史和校園文化所吸引,由衷地讚歎中華文明與馬來西亞文明在培風中學的深度融合與精彩綻放。

三天的培訓,讓我體會到了華文獨中數學教師的熱情友好和彬彬有禮,感受到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敬業精神,看見了他們的認真執著與聰明智慧。他們對專業發展的渴望,就是華文獨中學子們的未來和希望!

感謝馬來西亞董總與華東師範大學對我的信任,並感謝培風中學老師們的精心安排與盛情款待,以及所有參與工作坊的老師及為活動默默奉獻的各位人士。

齊聲問候深深感動

◆鍾菊紅(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學院):

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經曆,雖然隻有短短的3天,但一直被很多事情感動著。每一次上課前的一句問候:“早上好”,接著大家的齊聲回應“好”深深感動了我;每一場講座中大家投入地聽講的狀態深深感動了我;我們在互動交流中討論的問題一直可以延續到第二天課間、第三天的結業式後,這樣的場景深深感動了我。

和老師們一起參觀老建築,聆聽建築師與這些老建築的故事,以及黃雪萊校長的親自講解,這些都深深感動了我,覺得不虛此行。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