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4日訊)甲市帆加南馬登雅在過去20年頻頻發生突發水災的主要原因,歸咎於排水係統不完善,以及周遭發展未妥善規劃導致。
魯容州議員拿督諾希爾米指出,除了上述原因,溝渠的清理包括排洪溝未定時清理,這也造成該區四五十戶人家,一直面對逢雨成災的困擾。

他說,該區大溝約有1.5公裏長,但清理工作未到位,這使得該溝渠堆積極厚淤泥,影響排水順暢。
“隻要連續下大雨約兩個小時,該區就會淹水。在雨季,一個月可以淹水3次!”
他說,盡管淹入屋一般是一兩尺深,雖不深且很快消退,卻已為災民帶來極大不便,除了要費時費力清洗住家,家具也因為泡水而損壞,尤其這裏大部分的居民都是老人家。

諾希爾米昨日下午聯同公共工程局、水利灌溉局、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南方環保公司、固體廢料管理機構及帆加南馬村委會等單位代表,巡視該區排水係統及清理大溝的工作後,在記者會上如是指出。
他不諱言,目前存在的數項問題,包括撥款不足而無法提升有關溝渠。無論如何,他正尋找最好解決方案,以確保突發水災問題得以改善。

此外,他說,在處理突發水災一事上,他們也面對土地擁有權及難以鑒定地主的問題。該區居民有些已是第三代,有些則隻是租戶。
無論如何,他說,其中一項解決突發水災的方案,是在該處找地辟集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