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8日訊)馬六甲孔教會主席沈墨義譴責聯合國創始者中的一些西方列強國家,經常作出違反聯合國憲章,否決一些重要議案,使愛好和平的國家人民處於恐懼中。
他提到,自上世紀二戰結束後,世界曾經曆過一段短暫和平。然而,近年冷風再度襲來,戰火此起彼落,至今未曾熄滅,且越演越烈,愈加熾熱,威脅著全球和平與安寧。
“世界各地的諾貝爾獎得主曾齊聚法國巴黎,共同探討全球和平道路。會議中他們一致認為,實現世界持久和平唯一途徑,是踐行孔子的思想。令人遺憾的是,一些爭議不斷的列強領導人對孔子的智慧置若罔聞,甚至嗤之以鼻。正因如此,世界至今未得片刻安寧,人類仍在苦難中掙紮。”

沈墨義今早出席馬六甲孔教會,慶祝至聖仙師孔子2575周年誕辰暨慶祝該會成立74周年紀念活動上致詞時,這麼說。
出席者有行動黨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愛極樂州議員郭子毅、怡力州議員林朝雁、馬六甲中華大會堂主席房有平、馬六甲孔教會永久會務顧問吳漢坤律師、拿督江雪霞、顧問梁德宗、顏德泉、署理主席林國安及副主席李業祥等。
沈墨義強調,孔子的107個字《禮運·大同篇》,其中蘊含的智慧在今天尤為重要。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將世界連成一個“地球村”。如果各國能真正實現這一理念,世界將迎來持久的和平,國家之間也將不再需要軍隊。
“從古至今,許多國家領導人傾向於以武力倔人,互不退讓,導致悲劇頻頻發生,殃及人民百姓生命與財產。”

■羅興亞人 扣留營滯留8年
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披露,作為我國人權與選舉製度改革委員會的成員,他近期在吉打州巡視當地非法扣留營獲悉,一些羅興亞族群的非法移民已在扣留營滯留近8年。
他說,按照一般程序,我國會將這些非法移民遣返回他們的原籍國,遺憾的是,緬甸不願接收這些難民,導致他們被迫滯留在馬來西亞。
“由於緬甸政治糾紛,這些羅興亞人進退兩難,成了無家可歸的世界‘難民’。”
邱氏坦言,如果當政者不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社會隻會充滿勾心鬥角,甚至會導致大屠殺的悲劇發生,這對全世界都是一種悲哀。
“政治人物必須學習並實踐儒家思想,互相尊重與關愛,共同追求世界和平。”
他也強調,我國為多元種族文化的國家,隻有秉持中庸精神,互相尊重,才能和諧共處。
會上,邱培棟宣布撥款5000令吉給馬六甲孔教會,作為活動基金。

■顏德泉:中文報應登詩詞 書法
馬六甲孔教會顧問兼詩詞與書法班主任顏德泉坦言,我國中文報章鮮少刊登本地詩詞與書法作品,這些作品代表著華族文化,理應得到更多重視與弘揚。
他籲請本地中文媒體,至少撥出四分之一的版面,用來刊登這些詩詞與書法佳作。
他強調,如果一個民族乃至國家都沒有弘揚自身文化,那將是極大的悲哀與損失。
他希望各界支持這一文化傳承的事業,並期待未來能在報章上看到更多詩詞對聯和書法作品,尤其是在端午節時,刊登緬懷屈原這位偉大愛國詩人的作品。
“在華人農曆新年期間,也希望報章刊登詩詞與書法,展現節日的傳統氛圍,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培風佾舞” 獲讚賞
“培風佾舞”亮相亮相於馬六甲孔教會慶祝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5周年活動,引起來自中國、新加坡及全國各地詩友高度讚賞。
由培風中學文宣組組長陳美炫老師帶領下的佾舞團,周六早上於甲孔教會前廣場,呈獻莊嚴肅穆的佾舞,以禮祭孔。
“培風佾舞”於2016年7月1日正式成立,由甲中華大會堂青年團、甲海南會館、甲興安天後宮與甲孔教會聯合發起,並共同讚助40套正統佾舞服飾等所需用品。
佾舞以6X6排陣進行,總人數為36人,服飾采用紅黑配色漢服,配以梁冠、義領和翹頭鞋,表演道具為翟和竹笛(取代傳統的籥)。
由於佾舞具有祭祀禮儀神聖性與莊嚴性,表演僅限於祭孔典禮、“三山九九.重陽登高”活動等,不接受任何娛樂性質或商業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