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日訊)甲市賽阿都阿茲沿海公路前往哥打賽班達方向的主要大路出現1公尺寬、3.5公尺長、1.7公尺深的路坑,更有送餐員為了閃避路坑而摔下摩哆,所幸僅受輕傷。
公共工程局接獲通知後,立刻派人到場,並封鎖了該路段的兩條車道,僅留下最右邊的車道供車輛通行,以免其他不知情的駕駛者掉入路洞,造成更嚴重的意外。
(視頻:陳燕妮)
據目擊者法烏茲(44歲,公寓管理員)指出,他在上午11時許聽到巨響後出來查看,發現有一輛載有3大卷電纜的羅厘行駛經過該路段,懷疑由於車輛過重,該路段不勝負荷而坍塌,導致路坑形成。
他說,他還目睹一位巫裔送餐員在閃避路洞時不慎跌倒,他較後連忙用幾個垃圾桶設立簡易路障,避免其他道路使用者不小心跌進路洞裏,並立即報警尋求協助。

據了解,路坑下方為1.7公尺深的排水溝,周圍的鐵枝因年久失修而生鏽軟化。此外,路洞旁的道路也出現了一條裂痕,情況令人擔憂。而另一側反方向的路面狀況則需相關部門進行詳細檢查後,才能進一步確定是否有其他潛在風險。
公共工程局局長莫哈末沙查裏、怡力州議員林朝雁及曆史城市政廳市議員雷寶翔等官員今午也抵達現場,視察路坑情況,了解損壞程度,並評估需采取的修複措施。

由於該地屬於商業區、住宅區及旅遊區,更是許多上班族去市區的主要道路,此事件引發了當地居民及道路使用者的廣泛關注。
此外,該路段平日車流量極大,尤其是上班高峰時段,因此公眾在經過此路段時務必小心駕駛,避免因路況問題發生意外。

林朝雁:缺乏安全評估
事發的賽阿都阿茲沿海公路去年剛完成鋪路工程,然而卻在短時間內出現大路坑,引發安全隱患。
怡力州議員林朝雁指出,自1996年該道路開放通車以來,雖然曾進行鋪路工程,卻從未進行過深入的挖掘或安全檢查。這暴露了道路長期缺乏安全評估的問題。

她呼籲政府重新審視填海計劃,並建議撥出專門預算,用於檢查周邊道路的安全狀況,以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林朝雁也呼籲政府嚴格執法,確保所有在道路上行駛的重型羅厘不得超重、超速或違規超車,以保障公共安全。

曆史城市政廳市議員雷寶翔指出,這次事件沒有造成嚴重傷亡,實屬不幸中的大幸。他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完成修複受損道路的工程,以保障民眾的安全。
下水道涵管破裂造成
甲州公共工程局證實,路坑是下水道涵管破裂造成。
該局局長莫哈末沙查裏慕達說,該局發現有關崩塌是超重的車輛頻密使用該路,導致下水道涵管破裂,因此,他駁斥網絡流言,路面崩塌是因已超過40年的填海區下陷。

據了解,此事造成至少兩名摩哆騎士,為避免掉入約1.7公尺深的路洞而受傷。
莫哈末沙查裏還說,該局已立即采取短期及長期的搶修行動,以維修該路,包括使用反方向的車道辟為逆向通道(Laluan Kontra),以及限製隻有10噸的重型車輛使用該路。
他還說,作為長期措施,該局已立即向公共工程部申請撥款,以進行永久性的建築工作。
前方突現大洞 送餐員及時閃避
送餐員依查依沙杜丁(36歲)說,他於本周三早上11時路過該路時,慶幸自己及及時閃避及避免掉入“深淵”。
他心有餘悸地說,他每天都會經過該路,事發時,他正送餐給客戶,眼前馬路沒有障礙物,忽然看到一個大洞,機警之下,他馬上把摩哆車頭轉向左邊路肩,以致撞擊路礅及造成腳趾受傷。

他說,在這之前,一輛摩哆險些墜入大洞裏,也得以直接行駛,而另一名摩哆騎士也因此而受傷。
事發後,行動黨怡力區州議員林朝雁、市議員雷寶翔也到場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