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1日訊)盡管州內有成千上萬名小販,但目前僅有逾2000名小販,響應自雇人士保險計劃(SKSPS)。
為進一步推廣該計劃,讓更多小販受保障,甲州社險機構接下來,將與社團組織接洽,以通過有關管道,更準確地觸及目標群體。

媒體早前報導,社險機構規定,持有合法營業執照及準證的巴刹或路邊小販及商家,明年起強製投保自雇人士保險計劃。
甲州衛生、人力資源及團結委員會行政議員拿督魏喜森指出,自雇人士保險計劃啟動至8月,甲州有6824人響應該項計劃,其中2052人是小販。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社險機構通過65項活動推廣自雇人士保險計劃,但效果欠缺理想。
“為鼓勵更多人響應計劃,我建議當局直接與販商公會或團體組織接洽,以便能更有效及準確地接觸到對象。”

他說,當局人員逐一向民眾推廣與宣導,其實相當費神費力,因此,直接與公會團體接洽相對會更有效。
魏喜森說,自雇人士保險計劃給予民眾優惠與保障,投保者隻需付費23令吉30仙,便能享有一年保障期限。
“曾有一名投保者,甫投保一個月便車禍意外身亡,因此社險機構為其父母,提供每個月600多令吉福利金。”
他認為,意外是難以預料之事,因此他希望民眾不要抱著僥幸態度。
“萬一投保者發生意外,至少有一筆福利金協助家人度過日子。”
他指出,他也向中央政府建議,讓實習生享有社險保障。
“實習生需要經曆3到6個月的實習期,上班過程中恐發生意外,因此希望當局考慮提供社險保障。”

■應棄刻板印象
◆拿督黃樹黨(馬六甲販商聯合會會長)
強製商販投保自雇人士保險計劃,是一項對小販有益的措施,尤其低收入小販。
前提是,小販需認為該措施不是“忠言逆耳”,否則,將難以在小販群體中推行。
部分小販並未投保社險,主要因刻板印象導致,小販不認為有投保的必要。
小販必須了解投保的意義,當局也需要走入社區,通過正當管道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其中的意義。

■兼職未有投保
◆宋耀升(馬六甲魚商公會主席)
在魚攤上班的本地員工投保社險,唯獨兼職。
目前尚不曉得自雇人士保險計劃是否也落實在兼職群體,若有,對雇主而言是相當煩惱的事情。
本身是雇主,但未曾投保,因多年前從官員口中得知雇主未受保。
倘若當局強製魚商需要投保,則需要重新向當局了解。

■若強製才遵守
◆劉德光(小販)
若政府強製每一位小販必須投保,則必須遵守,否則將不會投保。
因一些事情的發生,導致本身對保險計劃失去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