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6日訊)民眾的環保意識逐步提升,甲曆史城市政廳固定舉辦的“垃圾換現金”循環物品回收活動,獲得好口碑,每次的回收活動,許多市民會帶來大包小包的回收品,換取現金之餘,也為地球減少垃圾。
由於“垃圾換現金”活動,獲得民眾踴躍響應,甲市政廳每兩、三個月都會固定在市政廳大廈廣場舉辦回收活動,時間從早上9時至中午12時。
今早的回收活動,再次獲得各族市民響應,帶來各種回收物,包括舊報紙、紙皮、回鍋油、塑料瓶、電子廢品、衣服等等,現場也有大學生擔任義工,協助民眾把回收物從車上取下,再根據回收物類別送到參與攤位稱重。

市政廳馬華市議員李春沅也到場了解情況。他說,環保工作是長遠的,必須從多方面著手,包括學校及家庭教育,家長從孩子小開始要教導環保的重要。
他說,在大馬,垃圾分類還不夠普遍,不過已經開始看到民眾的環保意識提升,逐步響應環保活動。

“除了甲市政廳固定舉辦回收活動,州內很多地點包括商場都有置放回收箱,提供更多的方便給民眾,且天天都可做環保,最重要的是獲人民響應。”
他透露,本身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落實環保,把家裏的垃圾如紙盒、廚餘依照類別分類,無需在意他人的異樣眼光,隻要通過小小動作就可拯救地球,減少垃圾量。
他說,如今市政廳固定舉辦回收活動,希望活動能繼續,也會建議當局延長活動時間。


電子廢品每公斤換20仙
◆Meriahtek有限公司職員納茲裏
一般上可在活動上回收500公斤的電子廢品,大部分是家用電器,如電視機、風扇、飯鍋等等,每公斤可兌換20仙。
活動上,也可看到家長帶孩子參與,讓孩子知道落實環保的重要性,這也是回收活動的目的之一。而市政廳回收活動每次是4小時,希望能夠延長時間,讓民眾有更多時間響應。
公司也與私人企業合作,包括從2014年起在甲市永旺商場D區停車場設置回收櫃,每逢周二、周四及周六上午10時至12時派員駐守,接收民眾的回收品,並根據不同類別的電子廢品,提供價值5或10令吉的禮券,如今已回收67噸的電子廢品。
至於設在晉巷蓮花霸市外停車場的回收櫃,是從2019年開始,運作時間落在周一、周三及周五上午10時至12時,已回收14噸的電子廢品。

2小時回收1232公斤回鍋油
◆CSE資源回收公司代表陳玡磬

截至早上11時,在兩個小時內已經回收1232公斤回鍋油,反應不錯,公司經常配合市政廳舉辦的回收活動,設攤位回收回鍋油,一般上4小時回收的回鍋油,介於1700至1800公斤,之後可提煉成生物柴油。
1公斤回鍋油的回收價為3令吉,深受許多市民歡迎,周六的回收活動,就有一人載來108公斤回鍋油,兌換超過300令吉的現金。

舊紡織品每公斤換10仙
◆甲州固體廢料管理機構助理主任西蒂羅哈優
截至早上11時15分,一共收集了1260公斤舊紡織品,包括衣服、玩偶、書包等等,每公斤兌換價為10仙。
今天的反應沒那麼好,可能在阿依摩力有舉辦嘉年華也有回收活動,分散了人潮。通常在佳節前,如開齋節、農曆新年的回收活動,反應熱烈,民眾為家裏大掃除,就會有很多回收物,有時候一次的回收活動就能收集6至8噸的舊紡織品。
本機構也在州內包括學校、清真寺、州選區發展及協調中心等等79個地點,設立粉紅回收箱,鼓勵民眾環保。
民眾的環保意識逐步提升,在2023年,公司在甲州回收超過100萬公斤的回收物品。

第二次響應換回6令吉
◆市民餘月娟(來自愛極樂)
這是第二次響應市政廳的“垃圾換黃金”活動,是看到報章報道得知此活動,這次是帶來衣服和舊電器,一共兌換了6令吉。
覺得此活動很好,應該長期舉辦,通過活動也鼓勵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垃圾分類,不要把所有垃圾都丟進垃圾桶,導致垃圾場爆滿也汙染環境。
市政廳的回收活動是從早上9時到中午12時,遇到有事情要辦理可能就會來不及,希望可以把活動結束時間延長到下午1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