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7日訊)晉巷華小董事長陳寳全認為,華文教育如今不僅應對我國本土需求,還需時刻密切關注國際發展,以栽培能在未來與國際接軌的畢業生。
“同時,借鑒先進國家的教學與人才培養經驗,才能在辦學和教學方面,打開新契機。”

他說,大馬華文教育的前世今生,205年來是無數先賢抗爭的血淚史,除了中國以外能將中華文化保存最好的國家,就是馬來西亞。
“在大馬華教中,每一個熱愛華教的我們都在努力維護華教,一所所華文小學和華文獨中因此被創辦起來。”

他不諱言,這些年,捍衛大馬華教的道路非常艱辛,甚至面對變質危機。
“但我們前仆後繼!對外,我們理性表達、權利抗爭;對內,我們奮力複興華文教育努力辦出的成績。”
另外,陳寳全說,晉巷自1945年創校至今79年,曆經無數次的籌款建校舍活動,才有今日的輝煌。
“晉巷華小目前擁有近830名學生,依然秉著本校宏願與使命,朝向卓越學校,以培育具有團結及愛國精神,能為社會及國家作出貢獻的大馬公民。”

他說,該校創校以來,乃州內表現卓越的學校之一,已培育無數英才,造福社會。
他指出,該校經歲月洗禮,學校建築物開始陳舊,需進行翻新及維修工程以提升各方面設施,讓孩子能在一個安全舒適及設備齊全的環境裏求學,達至現今高科技時代的教育計劃與宏願。
“本校也有意購買學校前方一塊私人地,作為學校提升及發展用途。”

■出席嘉賓:教育部副部長黃家和、馬來西亞Carlsberg集團企業事務和可持續性發展總監賴姳竹、財務總監顏玲玲、晉巷華小校長鄭敏莉、《中國報》甲州經理林欽為、《南洋商報》代表陳偉健、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甲州企業發展、合作社及消費人事務行政議員謝守欽、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怡力州議員林朝雁、甲州教育局華小組助理局長王燕玲督學及甲州中央縣教育局小學組助理局長戴啟仁督學等。
李翰霖:辦好華校需龐大經費
晉巷華小家協主席李翰霖市議員指出,要辦好華校並不容易,無論是硬體或軟體建設,都需要廣大社會人士資助,才得以維持。
“眾所周知,學校環境、教育設備、運動場地、圖書館和實驗室等,都是學校的基本設備,然而校園要具備這些元素,需要龐大的經費來維持。”
他指出,華校向來需要展開大大小小籌款活動,以應付各類開銷。
“很欣慰我國仍然有許多熱心和愛護華校的人士和機構,無私為華校籌募經費,就如‘十大義演’晚宴。”
他形容,馬來西亞Carlsberg集團一向熱愛華校教育,數十年來為華校籌款教育發展基金的計劃,遍布全國各地,值得更多私人機構和工商企業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