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3日訊)旅遊、藝術及文化部部長拿督斯裏張慶信說,2025年世界旅遊日將在馬六甲舉辦,他建議地方鄉團組織,包括馬六甲潁川堂陳氏宗祠,可配合舉辦系列文化活動,為老街建築注入活力與賣點。
他說,這同時也是提供一個友好平台,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南洋華裔曆史與文化,為馬六甲文旅產業打造新格局。
他說,配合在馬六甲舉行的2025年世界旅遊日,旅遊、藝術及文化部將會落實多個旅遊相關項目,屆時馬六甲旅遊領域勢必會迎來滔滔不絕的活水,形勢正面樂觀。
他呼籲旅遊相關業者掌握難得契機,積極作出自我提升以便為遊客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也希望大家深刻體會到“互惠共贏”經商之道,透過友好協作方式做大旅遊產業的經濟蛋糕,而不是最大化自身利益而陷入惡性競爭漩渦之中,甚至在遊客之間形成負面形象,最終反而錯過地方旅遊業迅速增長的經濟紅利。

張慶信昨晚在馬六甲潁川堂陳氏宗祠歡慶成立150周年紀念暨裝修落成大典聯歡晚宴講稿上,如是說。由於他未克出席,其新聞秘書佘婉婷代讀講稿。
此外,他說,馬六甲潁川堂陳氏宗祠位於著名旅遊景點即雞場街文化坊附近,建築風格保留老屋特色,具備潛質成為馬六甲旅遊業文化元素之一。
“隨著現代化腳步日益加速,各界對於曆史文物的保育日益重視,人們更加珍惜現存的曆史建築,並成為眾多文旅愛好者向往的旅遊產品之一,透過參觀曆史建築,身臨其境感受流淌於時間縫隙中的故事碎片。”

陳展鵬:宗祠文化注入新活力
馬六甲潁川堂陳氏宗祠副族長拿督陳展鵬說,在傳承過程中,應積極創新與時俱進,使宗祠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
他說,通過教育、活動和分享,讓更多年輕一代了解並珍惜傳統,讓宗祠團結與孝道精神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代代相傳。唯有如此,宗祠的未來才會更加興盛,家族根基才會更加穩固。
他說,配合150周年慶典,宗祠進行大修複,包括新增曆史走廊,展現宗族傳承與發展。曆史走廊旁也設置方便長者和行動不便者的升降機,能直達頂樓祭拜開漳聖王。
他指出,擴建後的辦公室更大,為日常管理和訪客接待提供更寬敞的空間。一樓禮堂全面升級,安裝冷氣係統。在頂樓新建的涼亭也成為宗祠一大亮點,帶有傳統木柱和古典瓦片屋頂,給人寧靜祥和的感覺。

捐培風中學1萬
馬六甲潁川堂陳氏宗祠歡慶成立150周年紀念暨裝修落成大典聯歡晚宴,獲全馬各地及海外宗親踴躍參與。
該宗祠喜慶日子不忘教育,捐獻1萬令吉給培風中學。此外,也贈送賀匾,慶賀榮膺勳銜的宗親及理事們,他們是陳秀珍、陳誌明及拿督威拉陳芳勉,及紀念品贈送環節。
較早時,世界陳氏宗親總會總會長陳鄭權主持宣讀陳氏祖訓儀式。

大會慶典主席陳馮金英致詞說,陳氏宗祠從零開始,彙集許多前人心血,以團結為主,營造群體福利。
她說,對於150歲的陳氏宗祠,是振奮高飛之點,期待宗祠發出萬丈光芒。
其他出席者有馬來西亞陳氏宗親總會總會長拿督斯裏陳進發、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馬六甲潁川堂陳氏宗祠榮譽顧問陳奕福、代主席陳雅池、財政陳為勤、慶典總策劃陳為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