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實行電子係統 甲土地管理采公私合作
(馬六甲7日訊)馬六甲州成為最早實行電子土地係統 (e-Tanah) 的州屬之一,並在14年間以1億2619萬令吉的撥款,采用公私合作 (PFI) 的方式展開。
甲州首席部長拿督斯裏阿都拉勿指出,自2014年以來,馬六甲州土地管理已經在日常運作中使用電子土地係統。

他指出,馬六甲是我國第一個根據《國家土地法典》第16附表,被公告實行電子土地管理係統的州屬。
他說,在這10年間,馬六甲州政府一直承諾每年撥出維護費用,以確保該係統能夠有效和高效地運作。
“我相信,隨著一個更穩定和最新的電子土地係統的存在,它將為馬六甲州帶來穩定和持續的成果與影響,並能提高未來預算的收益。“
阿都拉勿昨日出席天然資源及環境可持續性部舉行的馬六甲州公私合作電子土地係統特許協議簽署儀式上,如是指出。
出席活動天然資源及環境可持續性部長聶納茲米、甲州秘書拿督阿茲哈、自然資源與環境可持續性部秘書長拿督晉都、Puncak Tegap有限公司執行主席賽益阿茲敏等。
阿都拉勿補充,截至2023年,甲州記錄的總收入達到4億7960萬令吉,其中3億1060萬令吉為馬六甲州的土地收入。土地收入占馬六甲州政府總收入的60%到70%。
“這個龐大的數字清楚顯示了,土地收入對馬六甲州政府總收入的重要性。”
因此,他非常歡迎改進現有係統的舉措,使馬六甲州的土地管理更具生產力和顧客友善。
★設 核心業務小組
馬六甲州成立了由有經驗的電子土地係統用戶組成的“核心業務小組”。
阿都拉勿說,該小組是在最近獲得州行政會議一致通過後成立的。
他透露,該小組將由馬六甲州土地及礦物局局長拿督諾萊妮領導,並得到馬六甲州土地管理部門全體員工的支持。
同時,他說,為了確保為期兩年的發展過程不會受到幹擾,州政府已同意,任命為‘核心業務小組’成員的人在這期間至少不會被調離土地管理部門,直至發展完成。
“這項努力是州政府在推動公私合作電子土地倡議上的重大承諾。”
他希望這個係統能夠順利運行,以便最終能夠讓政府和人民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