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9日訊)非法電子煙充斥市場,所設計的形狀類似玩具,因而更吸引小學生墜入“煙網”,小小年紀經變成煙民!
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揭露,市內有數間學校在突擊檢查學生書包等時,揪出奇形怪狀的電子煙,若不是仔細查看,還真以為那隻是玩具。
視頻(攝影:鄭馨羚)。
他今日在記者會上,向媒體展示部份向學校“借”出來、從學生身上沒收的電子煙,本身也親自去實體店購買,發現此商品價格不貴,數十令吉就能買到,並且還有各種各樣香精口味,諸如草莓、巧克力、咖啡、檸檬、薄荷、密瓜、葡萄、桃子等供顧客選擇,可謂充滿新鮮感又深具吸引力。

邱培棟所展示的電子煙當中,形狀包括迷你奶茶或冰沙杯、迷你水瓶,還有的像卡帶模型。
他指出,市上可見電子煙商店四處林立,並且設在學校附近,讓學生容易接觸到,比如放學時間,常可見學生在校外抽起電子煙,但因為其形狀和味道與傳統香煙味相差甚遠,若不注意都不會發現他們正在抽煙。
“根據數據,2011年在籍學生抽電子煙的占1.1%,2023年經增加到8.6%,而非法電子煙並沒有注明其尼古丁含量,相比傳統煙草,液狀尼古丁更容易滲入身體器官,因此擔心非法電子煙的尼古丁含量超標,煙民的健康更易受損。”
“特別是小學生發育還未健全,卻從小受到電子煙的汙染,後果不堪設想。″

他指出,曾在報章看過報導,某校女中學生為了避免被發現,竟然把電子煙藏到內褲中,可見電子煙已嚴重滲透學生群體,就連女生都變成它的擁護者,大家覺得抽電子煙很有型,造成如今電子煙煙民不隻越來越多,並且年輕化。
籲父母關注孩子行為
除了依靠執法,邱培棟呼籲父母、家長多關注孩子的行為,並常檢查他們的書包、房間等,避免孩子從小變煙民。
他指出,相比傳統香煙,電子煙所帶來的害處更大,因此家長更須與政府一起配合,對抗電子煙。
“若發現孩子有新玩具,家長要特別謹慎檢查,別以為純粹是玩具,而忽略那可能會害了孩子一生的電子煙。”

他說,我國人民面對最多的4大慢性疾病,即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癌症及糖尿病,其中一個主要導因為抽煙所致。
他說,這些慢性病造成患者無法正常工作,或失去工作能力,不僅是個人問題,它也導致國人生產力降低,政府還要承擔相關醫療和照護費等,對社會和國家來說都是很大的損失。

若無法管控 應全面禁止
邱培棟認為,若政府無法管控電子煙,那麼最終應該全面禁止。
他指出,2019年,國內的電子煙銷售量為22億7000萬令吉,2023年則增至34億8000萬令吉,相等於增加了53%。
“可是,政府去年從售賣尼古丁產品所得的稅收,隻是區區1億8300萬令吉,比起國家要蒙受的損失,包括所需承擔國人因抽煙傷及身體的醫療費,可見國家在電子煙銷量上,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他指出,數據顯示,政府為了負擔國人各種慢性疾所帶來直接和間接性的損失高達642億令吉,如果非法電子煙繼續充斥市場,對未來國民健康受到疾病纏身,政府需要要承擔的損失將更令人咋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