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4日訊)哥打拉沙馬那區州議員劉誌俍認為,馬六甲中醫師公會必須自購屬於本身的會所,才能一勞永逸解決中醫施診所可能面對的問題。
他說,該會早前的義診會所位於瑪琳再也商店2樓,對於行動不便及年長者要上樓看診的確有困難,去年在他的協助下,向七哩村業主租下底層單位作為中醫施診所,但這隻是暫時之計。

他指出,由於該單位地理位置非常好,若有他人欲租,則施診所必須再次搬遷。
“七哩村單位的租金一直是本人在繳付,但我們無法阻止他人租下這個單位,因此我要大膽建議馬六甲中醫師公會,必須購置本身會所,底層用於中醫施診,方便民眾看診,也不必再擔心隨時必須遷走的問題。”
他同時宣布,今年內從議員津貼,捐助5000令吉給該會,作為購置會所基金,希望能起執磚引玉作用。
劉誌俍也是馬六甲中醫師公會會務顧問,他昨晚出席該會新春宴會,並為2025年理事就職典禮主持監誓時,如是指出。

劉氏的建議也獲得在場的理事及會員一致支持。
甲中醫師公會會長楊偉雄博士非常感謝劉誌俍、七哩村的許文華及張福家,無私提供場地支持, 讓該會有機會一起攜手合作,弘揚中華文化和開設中醫施診所,為社區貧困病患者提供中醫治療,還有8位義務醫師長期以來對中醫施診所的奉獻。
在場者尚有該會名譽會長拿督劉柏祥、會務顧問拿督房德泰、周桂生、李開澄、署理會長吳清時、副會長陳錫安、何定璋、總務呂俊豪、華裔團結陣線主席吳漢揚等。

中醫藥具穩定療效
楊偉雄說,中醫藥是透過曆史的沉澱與現代科學的發展,學術內容不斷豐富,臨床診治水平不斷提升,雖然古老,但很多理念和觀點皆不落後,承載著數千年的知慧與文化。
他說,中醫藥具有穩定療效,經過曆史驗證,很多中醫藥方劑數千年被廣泛使用的事實,證明其穩定的療效和安全性。
他指出,現代化學藥物中使用曆史超過百年的,隻有阿匹比林和硝酸甘油兩種藥物;而中醫的六味地黃丸已有900年曆史,《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己有2000年曆史,這些方劑源自於天然植物,透過多種植物的配伍組合,起到多靶效應,對複雜性疾病的調理有康複和治療作用。
“所以,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不僅是中華文化的延續,更是維護全民健康,以防治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