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日訊)旅巴頻繁穿入老街,特別是狹窄的巴刹南馬街,常常出現人巴爭道情況,險象環生。
同時,重型車輛駛入老街,引起的震動也會影響百年老建築結構,排出的廢氣汙染空氣,另外在狹窄街口轉彎,也隨時會發生撞擊老屋結構問題。

巴刹南馬街剪紙人家創辦人陳益龍近來發現常有大型旅巴駛入老街,並取道巴刹南馬街轉出荷蘭街,該街本來空間就很狹窄,靠近轉出荷蘭街的路口還有一排摩哆泊車位,會阻礙巴士前行,往往巴士上的導遊或領隊便會下車移動摩哆,讓路旅巴。
“這裏本來就很窄,同時也有很多遊客和街坊步行往來,旅巴經過時就像龐然大物擋在店門口,這些大車排的廢氣比起小車多,對小街道來說是一種空氣汙染。”

他指出,盡管路人看到旅巴到來時會紛紛讓路,可是狹窄的空間要讓路人避車也是有欠安全,尤其擔心小孩不懂事亂跑,旅巴司機可能會沒察覺到而引發意外。
他說,其實數年前老街區設有“禁止重型車輛駛入”的告示牌,後來被撞壞了就不再重置,希望當局能采取行動管製大型車進入老街,保障安全也維護老建築。

對此,哥打拉沙馬那區議員劉誌俍說,打金街路口、荷蘭街與哥打拉沙馬那路口,曾經發生重型車輛如拖格羅裏卡在轉彎處事件,因此非常認同禁止重型車輛駛入老街,並將向曆史城市政廳反映,要求采取相應行動,包括重新置放“禁止重型車輛駛入”告示牌。

他說,老街區因曆史因素,空間狹小,特別是世遺區更不適合重型車輛穿行,除了安全問題,也恐會影響老建築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