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日訊)由於華小易名“鄭和學校”的獻議未獲甲州內各學校支持,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認為,不如在有需要的地區興建新學校,並命名為“鄭和小學”,將更具意義。
他說,上述建議是由甲州首長拿督斯裏阿都拉勿提出,後者是基於鄭和7次下西洋,5次來到馬六甲,顯示這裏與中國有著很深淵源,故認為若有華小易名為”鄭和小學”,意義肯定深遠。
“不過,首長的這項建議,至今未獲得州內65所華小積極反應,我們也理解,華小名稱的來源都有一定的原因,因此我認為,與其要現有華小易名,不如看哪個地區有需要興建新學校,再以‘鄭和小學’命名,那也是極有意義,值得大家深入探討。”

邱培棟昨晚出席由馬六甲華小校長理事會、馬六甲華小校長協會及馬六甲校長職工會,三會聯辦的甲州華小校長乙巳年新春聯歡晚宴時,如是提出,其建議獲得現場65席來賓鼓掌表示讚同。
在場的計有校長三會聯辦主席韓斌元校長、王姝郿校長、鄭敏莉校長、籌委會主席梁達強校長、哥打拉沙馬那區州議員劉誌俍、怡力區州議員林朝雁、愛極樂區州議員郭子毅、甲首長投資顧問兼州政府對華特使拿督威拉林萬鋒、王燕玲督學、戴啟仁督學、甲華小校長理事會秘書熊章聖、佰樂集團董事經理拿督陳詩勝等。
會上同時慶賀7名於於去年榮休的甲州華小校長,分別是顏玉梅、劉美香、吳彩鳳、劉明珠、鄭金珠、鄭國華及蕭素英。
與此同時,邱培棟宣布撥出1萬令吉,作為校長三會主辦華教教育嘉年華經費;劉誌俍及林萬鋒也各捐獻3000令吉作為晚宴費用。

5年撥選區華小116萬
邱培棟說,昌明大馬政府非常關注教育發展,而他在擔任國會議員的7年裏,過去5年更為選區內華小發放116萬令吉撥款。
他說,去年其撥款總額為370萬令吉,其中150萬令吉專用於教育單位。
“我們會繼續努力爭取更多資源,協助華小軟硬體建設,同時也關注微小面臨的挑戰。無論是郊區或市區,都有華小因學生人數減少而變成微小,這些學校未來發展值得我們共同關注與解決。”
他說,教育部長已明確表態,不會關閉任何微小,但大家必須堅持華教平衡發展,確保每一所學校都有公平的資源與機會。
他同時呼籲家長勿隻專注於送孩子進名校,每一所學校都有優秀的校長與教師團隊,孩子的學習心態才是最關鍵,隻有家長與學校攜手合作,才能為孩子打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教學需滿足時代科技需求
韓斌元校長指出,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校長與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以滿足時代需求和科技快速發展。
“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小進步而停止發展學校,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和數位化技術的普及,傳統教學模式需要不斷創新,以培養具備創造力、批判思維和適應能力的人才。”
他說,隻有透過持續改革與優化教育體係,才能確保學生在未來社會競爭中占據優勢,並推動社會向更高層次發展。
“身為學校的行政人員,我們必須不時在思考和探討如何通過最優勢的教育,不時和學校三大機構討論辦學方針,提升設備,讓目前就讀的孩子,在未來10 至15年後能面對社會挑戰,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另外,晚宴籌委會主席梁達強校長也在會上致謝詞。

佰樂集團 8年捐逾102萬
佰樂集團自2018年起每年讚助甲州培風中學,馬六甲改製中學及甲州華小弱勢群體學生助學金,這8年來的累積總捐獻高達102萬5450令吉50仙。
韓斌元說,該集團於2018年在蔡誌強校長穿針引線下,為華校做出貢獻,這龐大筆善款幫助許多弱勢群體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
他指出,佰樂集團熱心教育,取之社會,用於社會的企業精神,值得各方給予高度表揚。
今年,該集團分別捐獻65所華小助學金10萬令吉、5所國民型中學3萬令吉、及培風中學4萬900令吉。
除此,該集團也從今年起,常年讚助校長三會新春晚宴1萬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