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井创设“古物文创社” 推广道地文化历史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三宝井创设“古物文创社” 推广道地文化历史

    (马六甲2日讯)三宝井这条承载着历史与故事的老街,将迎来崭新的文化气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六甲文化与创意艺术协会(甲文创艺)携手马六甲延陵联合会吴氏宗祠,共同推动“古物文创社”计划,冀透过文化创意的力量,让三宝井老街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文化爱好者与旅人的新据点。

    Ari(左2)代表ZEN陶艺,赠送陶艺纪念品给骆慧茹。右起为许家勋、黄仁龙及吴铭业(左)。
    Ari(左2)代表ZEN陶艺,赠送陶艺纪念品给骆慧茹。右起为许家勋、黄仁龙及吴铭业(左)。

    甲文创艺顾问兼“古物文创社”发起人许家勋说,古物文创社将长期落脚于三宝井吴氏宗祠,该社不仅是一个文创基地,更是一扇通往马六甲历史与文化的窗口,透过文创产品、手作工作坊与人文导览,让游客及民众亲手触摸、亲身体验、深入感受的生活艺术。

    许家勋今日在古物文创社首场陶艺体验工作坊上,接受媒体询问时,这么指出。

    他说,该社接下来将在本月8日(周六)正式启动,于每周六、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对外开放,届时,甲州道地的手作文创产品将陆续上架,让民众购买作为伴手礼。

    甲文创意与马六甲延陵联合会吴氏宗祠推动“古物文创社”计划,以让三宝井老街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文化爱好者与旅人的新据点。
    甲文创意与马六甲延陵联合会吴氏宗祠推动“古物文创社”计划,以让三宝井老街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文化爱好者与旅人的新据点。

    “除了文创产品,古物文创社也将定期每月举办一次手作工作坊,首场陶艺体验工作坊已于今天开展,未来还将陆续推出剪纸、钩针、峇迪彩绘等不同主题的艺术体验。”

    许家勋说,该会也将推出人文地图导览,带领游客与本地居民走进三宝井与三宝山,发掘隐藏在巷弄间及山脚下的历史故事。

    游客与州民齐聚在马六甲延陵联合会吴氏宗祠,响应陶瓷体验工作坊。
    游客与州民齐聚在马六甲延陵联合会吴氏宗祠,响应陶瓷体验工作坊。

    “三宝井不仅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更是马六甲文化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透过导览活动,让更多人重新认识这片土地的文化价值。”

    在场者有马六甲延陵联合会吴氏宗祠青年团署理团长吴铭业、甲文创艺顾问兼ZEN陶艺创办人黄仁龙、负责人Ari及马六甲历史城市议员骆慧茹等。

    黄仁龙:推动艺术发展

    ZEN陶艺创办人兼甲文创艺顾问黄仁龙认为,艺术创作不仅是兴趣,也可以是一门职业。

    他说,艺术创作也是一种收入来源,只要勇敢踏出一步,就有无限可能。因此,他近年来,积极推动艺术领域发展。

    各种甲州艺术创作品将陆续上架,并亮相吴氏宗祠,让民众购买。
    各种甲州艺术创作品将陆续上架,并亮相吴氏宗祠,让民众购买。

    此外,他指出,古物文创社首场活动迎来陶艺体验工作坊,他希望透过自身经验,让更多人亲身体验陶艺的魅力,从而鼓励年轻艺术创作者勇敢踏出第一步。

    “活动不仅让民众学习陶艺制作,也融入峇峇娘惹文化元素,透过彩绘陶瓷呈现马六甲独特历史与文化。”

    他希望古物文创社接下来举办的各项活动,能让更多人了解马六甲不单是吃喝玩乐的旅游城市,还拥有丰富艺术资源,包括陶艺、彩绘等文化体验。

    骆慧茹:陶艺富魅力

    忙碌生活享受创作乐趣

    骆慧茹(右)在黄仁龙指导下,暂时放下工作,享受陶瓷创作的乐趣。
    骆慧茹(右)在黄仁龙指导下,暂时放下工作,享受陶瓷创作的乐趣。

    马六甲历史城市议员骆慧茹形容,陶艺是一门古老且富有魅力的艺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反覆提、拉、捏,这不仅锻炼耐心与专注力,也让人在忙碌生活中学会慢下来,享受创作的乐趣。

    她受询时,对古物文创社举办的首场陶艺体验活动表示支持,并认为这不仅是一次文化推广,也让参与者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到放松与专注的空间。

    “甲州作为一座历史古城,一直是旅游热点,而甲文创艺的努力不仅提升州内艺术氛围,也能结合文化旅游,为游客带来更深度的体验。”

    她指出,透过这类活动,游客来到甲州不仅能观光,还能亲身参与,感受马六甲独特历史与艺术文化氛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新柱子遮掉半个沟盖! 老街清沟工人 好为难

    (马六甲9日讯)老街新装修好的建筑物,柱子竟占据大半沟盖上,使得清理沟渠的工作受阻,业主受促设法调整,以避免遮掩沟盖。

    甲州民主行动党公共投诉局主任兼哥打拉沙马那选区主任陈劲源指出,有关建筑物位于观音亭街,在装修时因用锌片围上,为此无法了解内部装修情况,未料近期在完成工程并拆除锌片后,才发现建筑物一角的柱子是建在沟渠上,将沟盖掩了大半。

    他说,只见原本的四方沟盖,被切割成“L型“,虽可掀开,却依旧会影响事后的清沟工作。

    陈劲源察看被新起的柱子掩盖大半的沟渠。小图为柱子立起后,沟盖被切割成“L”型。
    陈劲源察看被新起的柱子掩盖大半的沟渠。小图为柱子立起后,沟盖被切割成“L”型。

    他指出,该段沟渠之前就存在问题,每两三个月就会因为阻塞而导致污水溢出,倒流往观音亭街,造成青云亭前路段积水发臭;如今沟盖又受阻,加剧清沟工作的难度。

    他在接获投诉后,将向市政厅建筑物管制局投诉,要求调阅业主之前提呈的装修图测,以确定是否违规。

    “无论如何,由于已占据公共空间且影响到清沟工作,业主必须想办法修正。”

    柱子立起后,沟盖被切割成“L”型。
    柱子立起后,沟盖被切割成“L”型。

    另一方面,也是历史城市议员的陈劲源提议老街一带熟食商贩,一定要确保滤油器有效操作,勿将油污直接排入沟内。

    “数条老街沟渠都布满油污,阻碍排水顺畅,沟水发臭之余,还影响旅游区形象,显然是滤油器没有发挥效用,若是遭到卫生官员取缔,可罚款250令吉。”

    沟盖掀起后,可见沟渠内满布油污。
    沟盖掀起后,可见沟渠内满布油污。

    陈劲源提议加宽地下沟渠

    陈劲源指出,他已向市政厅提议提升观音亭街衔接水仙门的地下沟渠,即从现有的1尺宽沟口,提升至15至18吋,以让流水更为通畅。

    他说,该沟渠之前逢两、三个月都会阻塞,数周前,9名清洁工友在该沟渠,花了逾5个小时,挖出约20袋的垃圾,其中就包括不少塑料品。

    他指出,有关提升工程已在申请中,可能会使用其市议员的拨款进行有关工程。

    “市议员的拨款一年为3万1250令吉,可进行一些小工程。”

    老街多条沟渠都布满油污,陈劲源提醒熟食商贩必须确定滤油器有效操作。
    老街多条沟渠都布满油污,陈劲源提醒熟食商贩必须确定滤油器有效操作。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