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贩毒被捕 警起获5万毒品
(马六甲3日讯)年轻男子误信朋友介绍工作,从柔佛到马六甲后方知是贩毒,并在来不及获得“薪水”下遭警方拘捕,警方也起获价值5万余令吉各种毒品,包括注射和渗入饮料内的混合性毒品粉末(MDM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六甲中央警区主任克里多夫今日在记者会说,该名22岁的失业男子约1个月前到甲州工作,抵达后才知道是替代一名早前已被警方拘捕的毒贩岗位。
(拍摄:王绍其)
他说,警方于3月1日晚上10时在怡力区一项埋伏行动,在某公寓底楼拘捕该名年轻男子,同时从一辆停泊在该处的车内搜出5万4600令吉各类毒品。
他透露,该辆车长期停泊在公寓底楼,作为收藏毒品的“货仓”,当吸毒者欲买毒品时,该名年轻男子便会到来取货,随后把毒品放在不同地点,再由吸毒者前往领取。
“警方起获的毒品包括62瓶已渗入混合性毒品粉末的饮料;150包粉末毒品;21.81克氯胺酮(Ketamin)粉末;5.54克5仔毒品;10.92克爱他死毒品。这些毒品能供应2万1159名吸毒者。”

他说,警方也充公嫌犯一辆价值3800令吉的摩哆。嫌犯非吸毒者,但在柔佛有涉及殴斗的纪录。
克里斯多夫说,警方援引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第39B条文,扣留疑犯7天调查。

毒品饮料售价250至280
克里斯多夫说,根据调查,毒贩把毒品注射入装有饮料的瓶内,瓶子上的针孔会使用溶液重新紧封,不容易辨认饮料瓶曾被动过手脚,每瓶380毫升毒品饮料卖价介于250至280令吉之间。
他说,这不是新的贩毒方式,注射和渗入饮料内的混合性毒品粉末,在瓶内摇晃后便成了有毒饮料。
他也透露,该嫌犯贩毒只活跃约1个月,每周能从贩卖毒品中赚取固定的700至800令吉酬劳。唯嫌犯还来不及获得过去1个月的“薪水”,已在警方行动中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