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馬六甲頭條〡老街4後巷“搞作” 月尾完工 7立體壁畫 等你來打卡
(馬六甲5日訊)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配合馬六甲旅遊年,重新為世遺老街多個後巷畫上具有立體效果的新壁畫,壁畫主題也以地方文化和傳統手藝為主,讓後巷成為遊客的打卡點之一。
馬六甲曆史城市議員駱慧茹在記者會上說,市政廳原訂去年11月12日開始至今年3月10日,為老街4條街的後巷重新畫上新的壁畫,因某些因素,畫作將延至3月尾才能完成。

她說,根據市政廳提供的資料,4條後巷分別是水仙門、打鐵街、豆腐街和板底街。
“新壁畫的主題是當地曾經擁有和現存的文化、傳統手工藝如木匠、鐵匠、製作傳統熱水壺、木屐和地方美食等。”

“共有7幅3D立體新壁畫將呈獻大家眼前,已完成的是木匠的立體壁畫。這些壁畫都有豐富的文化元素,維妙維肖,可吸引遊客到來拍照打卡。”
駱慧茹提到,目前的壁畫工作撥款,是來自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管轄範圍內的文物稅收。不過,由於該稅收的款項不多,所以當首階段的立體新壁畫完成後,市政廳便會向旅遊部申請撥款,進行第2階段的壁畫工作。

“民眾包括遊客需好好保護壁畫,不得塗鴉或蓄意破壞,因為壁畫反映出的不僅是我國和馬六甲的多元文化特色,也讓國外遊客通過壁畫了解我們的曆史。”
作畫前需獲業主同意
駱慧茹說,當局通過畫家作畫前,需獲得老店、老屋的業主同意,而且業主欲為他們的老店外牆畫壁畫前,同樣需向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的世遺單位申請,確保壁畫符合國情、多元化特點和甲州的曆史元素。

她說,畫家和市政廳負責壁畫的單位,在作畫前已向當地商家和居民了解地方傳統文化,如早前曆史悠久木匠手工藝、逾百年來雞場街的打鐵手藝等,都是新壁畫的主題。
她透露,市政廳亦歡迎企業和當局配合,資助和參與壁畫工作,同時可提交計劃書等,讓老街後巷成為另一個吸引遊客到訪的景點區。



高興

驚訝

憤怒

悲傷

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