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5日訊)今年的清明節正日落在本月4日,向來該節日前後都是掃墓“旺日”,但今早甲州華人義山沒有出現掃墓人潮,相信是上周適逢開齋節和周末5天連假,許多遊子回鄉並提前掃墓祭祖,緬懷先人,使今年的義山在清明節時,略顯冷清。
無論如何,今早到義山掃墓的市民仍準備傳統拜祭品,紙紮品、鮮花、鮮果、包點等祭拜先人, 延續這一傳統習俗,追思親人

市民馮競輝受詢時說,與往年相較之下,今早到義山掃墓的人潮較少,路上也沒有塞車現象,比往年順暢,今年掃墓可說少了塞車和找停車位的煩惱。
他本身在吉隆坡工作,趁周末回到馬六甲掃幕,與家人團聚。自從在外打拚,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少了,因此格外珍惜與家人共處的時光。
他認為,身為良好公民,應該保護環境,掃幕後應將自身的垃圾處理好,而非留在義山,破壞市容。

另外,市民蔡金獅指出,掃墓是懷念先人的重要節日,身為華人,特別是年輕人應該傳承這有意義的文化。
他以包點、發糕、熱茶、還有紙蓮花祭拜祖先,象征慈悲。
他也認為,除了新年外,另一個節日能凝聚大家的就是清明節,假設沒有這些傳統節日,遊子將越來越少回家。

陳天賜:向孩子傳承先輩精神
市民陳天賜每當清明節祭拜祖先時,都會向後輩提起過往長輩們所經曆的點點滴滴,讓孩子們知道,祖先們是如何應對和解決當初面臨的挑戰,從中學習。
他說,這次從新加坡回到馬六甲掃墓,除了和家庭成員團聚外,也是飲水思源,向孩子傳承先輩們的精神。
他在掃墓的過程中,也教導孩子掃墓的禁忌和祭拜祖先的步驟,為傳承文化盡一份力。

與此同時,身為娘惹的薛貴玲說,掃墓祭拜祖先時,祭品除了包點和茶外,也準備了娘惹豆漿燜雞飯。
她說,清明節也是家人互相交流和凝聚的美好時光,希望祖先保佑一切順心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