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9日訊)老街新裝修好的建築物,柱子竟占據大半溝蓋上,使得清理溝渠的工作受阻,業主受促設法調整,以避免遮掩溝蓋。
甲州民主行動黨公共投訴局主任兼哥打拉沙馬那選區主任陳勁源指出,有關建築物位於觀音亭街,在裝修時因用鋅片圍上,為此無法了解內部裝修情況,未料近期在完成工程並拆除鋅片後,才發現建築物一角的柱子是建在溝渠上,將溝蓋掩了大半。
他說,隻見原本的四方溝蓋,被切割成“L型“,雖可掀開,卻依舊會影響事後的清溝工作。

他指出,該段溝渠之前就存在問題,每兩三個月就會因為阻塞而導致汙水溢出,倒流往觀音亭街,造成青雲亭前路段積水發臭;如今溝蓋又受阻,加劇清溝工作的難度。
他在接獲投訴後,將向市政廳建築物管製局投訴,要求調閱業主之前提呈的裝修圖測,以確定是否違規。
“無論如何,由於已占據公共空間且影響到清溝工作,業主必須想辦法修正。”

另一方面,也是曆史城市議員的陳勁源提議老街一帶熟食商販,一定要確保濾油器有效操作,勿將油汙直接排入溝內。
“數條老街溝渠都布滿油汙,阻礙排水順暢,溝水發臭之餘,還影響旅遊區形象,顯然是濾油器沒有發揮效用,若是遭到衛生官員取締,可罰款250令吉。”

陳勁源提議加寬地下溝渠
陳勁源指出,他已向市政廳提議提升觀音亭街銜接水仙門的地下溝渠,即從現有的1尺寬溝口,提升至15至18吋,以讓流水更為通暢。
他說,該溝渠之前逢兩、三個月都會阻塞,數周前,9名清潔工友在該溝渠,花了逾5個小時,挖出約20袋的垃圾,其中就包括不少塑料品。
他指出,有關提升工程已在申請中,可能會使用其市議員的撥款進行有關工程。
“市議員的撥款一年為3萬1250令吉,可進行一些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