毙命车内华青 生前曾透露欠债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毙命车内华青 生前曾透露欠债

    (马六甲10日讯)华裔产业经纪疑面对50万令吉债务问题,一时想不开驾车逾200公里,从柔佛跨州到古城某酒店外,在车内轻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来自柔佛州士古来的华裔青年卓汶辉(34岁,产业经纪),于昨晚10时30分左右,在甲市某酒店外的泊车场,被发现在车内死亡。

    男子被发现死在车内。
    男子被发现死在车内。

    甲中央警区主任克力斯多夫峇迪助理总监说,一名华裔女子于昨晚10时30分,到爱极乐警局投报指一辆泊在酒店外的国产X50汽车内,有一名男子坐躺在司机座位里,屡叫不醒。

    他说,警方接到投报后赶往现场展开调查,发现车门反锁,并联络消拯局及救护车。当车门被打开后,医务人员证实死者已没生命迹象。

    他指出,经过检查,死者身上没有伤痕,车内也没留下遗书。

    死者卓汶辉。
    死者卓汶辉。

    他说,此案排除刑事成分。

    他还说,初步调查发现,仍单身的死者曾于本月8日晚上11时许,告诉母亲在芙蓉某酒店,接着在出事前,通过手机短讯告诉母亲无法偿还欠顾客的钱,而有了寻死的念头。

    克力斯多夫峇迪说,据死者家属告知,涉及的债务达70万令吉,其中死者已偿还20万令吉,尚欠50万令吉。

    他还说,警方把遗体送往甲中央医院太平间解剖,以查出死因,此案仍在调查中,暂列为猝死案处理。

    克力斯多夫:死者身上没伤痕,暂时排除刑事成分。
    克力斯多夫:死者身上没伤痕,暂时排除刑事成分。

    ■前同事不相信死者自杀

    “我们不相信他会自杀!”

    死者生前曾在柔佛某房地产公司担任销售员,前老板及同事通过《中国报》 网站看到新闻报导后,纷纷指不相信死者会自杀!

    死者前同事透露,死者在多年前,曾在房地产公司担任销售员,在任职期间是一名好好先生,深获上司喜爱及疼爱。

    死者虽然已离职多年,但仍与前上司、前同事保持联络。前上司数天前还通过电话与死者联络,当时也没发现异样。

    未料,他们于周四上午看到《中国报》新闻及死者照片而吓了一跳,不相信死者会自寻短见,尤其是他还年轻,也不明白他为何会开车到马六甲。

    “他是不是累了,而在车里睡死?或许是工作压力大?还是感情问题?又或者生病了?但我们不相信他会自杀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卢森堡国际学校师生 抵培风体验教育差异

    (马六甲16日讯)18位来自卢森堡Vauban国际学校的师生,于上个月风尘仆仆抵达培风中学,开启了为期8天的交流,体验了一场跨文化体验的青春之旅。

    在此之前,16位参与计划的培风中学学生在该校李虹瑾师及高井钰师带领下,于2月26日至3月7日期间,前往卢森堡Vauban国际学校展开交流行程,为这双向学习交流写下序章。

    培风中学学生于2月下旬到访卢森堡Vauban国际学校。图为两校交换生在Vauban国际学校合影留念。

    培风中学国际交换生计划旨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让他们亲身体验东西方教育的差异,并深入了解异国文化。通过接触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背景与饮食文化,学生们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宽了认知的边界,也在过程中学会包容与尊重。

    配合本次交流计划,校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培风学生带的陪同下,卢森堡学伴学习书法挥毫,尝试海娜手绘,品味地道的印度餐与椰子水。活动第五天,交流团前往麻坡小镇,暂别都市喧嚣,感受当地丰厚的人文和自然生态,亲手制作地道美食乌达,并体验传统童玩游戏,留下难忘回忆。

    文化交流相互启发

    此外,卢森堡学生还参观了国家博物馆,观赏史前文物及旧石器时代工具,借此了解马来西亚的历史脉络与传统文化。除了文化体验,体育交流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在交流期间,两校学生在大礼堂进行一场匹克球友谊赛,藉体育赛事建立跨国友谊。

    作为本次交换生计划领队之一的高井钰老师指出,本次交流不仅是他首次带队出国,更是人生第一次踏足遥远的欧洲,对一向生活在亚洲的他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

    两校学生在培风中学思源楼前与黄雪莱校长(第2排左8)合影留念。

    体会丰富多元文化

    ◆高井钰老师(领队老师)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大家对“多元”已有一定的认识;然而,来到卢森堡后,让我有机会感受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多元风貌。当地的居民不仅来自世界各地,在语言、国籍与国家认同上更展现出独特的样貌。

    在当地,他们的沟通语言为德语、法语及卢森堡语,反映了这个小国多层次的文化结构与身份认同方式,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多元文化的丰富与复杂。本次卢森堡之行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让我重新思考对“多元”的理解。

    留下深刻印象

    ◆李虹瑾老师(领队老师)

    从文化习俗到教育模式,再到自然风光和热情的接待,卢森堡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此,我要感谢校方赋予我这个机会,带领学生们前往卢森堡,体验这一独特的文化和教育环境。

    卢森堡是一个多语种国家,当地人的沟通语言分别是德、法和卢森堡语,而使用多语种沟通所反映的不仅是语言能力,更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在教育模式上,我观察到,当地课堂注重启发式教学,学生习惯主动思考与参与讨论,而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营造出更开放、互动的学习氛围。这种教育理念激发了我对教学方式的再思考,期望将其优点融入自身教学中。

    欧洲建筑开眼界

    ◆李勇俊同学

    初到卢森堡需在陌生语言环境中与学伴及其家庭沟通,虽感挑战,但也正因此而收获颇丰。

    此外,欧洲的建筑风格也让人大开眼界。无论是教堂中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还是细腻繁复的雕塑艺术,巧夺天工的技术简直让人叹为观止。通过这次交换计划,除了有机会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魅力,也学会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

    分享生活经历

    ◆许孜璘同学

    虽然学伴也是亚洲人,但因为从小就居住在海外,所以彼此间的成长背景与文化习俗大相迳庭。就好比在卢森堡的时候,学伴喜欢带她体验宁静的校园和悠闲的课后生活,而我则倾向于带学伴看热闹的市集和灯火通明的夜晚,一静一动的性格是她们之间最大的差异。

    尽管如此,我们之间仍有许多共同话题,经常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长的故事。从计划中,我体悟到文化交流的关键在于“理解与适应”,正是在生活细节的差异与互补中,两人逐渐建立起异国友谊。

    培风中学特别安排了书法课,让卢森堡学生体验汉字文化与书法之美。

    建立友谊缘分难得

    ◆叶满意同学

    从马来西亚出发,飞跃千里抵达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除了心中充满期待,也带著一点点不安,但很快地所有的不安都被新鲜与好奇所取代。

    虽然我与学伴来自两个不同的国家,却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段友谊,这是一种跨越文化的连结,也是难得的缘分。

    当学伴来访马来西亚时,我化身成为文化亲善大使,带著学伴品尝马来西亚美食,带她穿街过巷,体验这里独有的节奏与热情。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的不同不是隔阂,而是连接彼此的桥梁。

    深刻文化探索

    ◆周瑞宏同学

    这段旅程带来的,不只是旅游的乐趣,而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让我有机会感受到不同教育模式及文化背景。此外,与不同国籍及文化背景的朋友建立联系,是这趟旅程最可遇不可求的际遇。

    在寄宿期间,学伴的家人带他一起品尝当地美食,一起登上雪山,一同创造了属于本次卢森堡之行的独特回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