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5日讯)培侨华小校友拿督吴俊兑指出,根据大马统计局于2023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仅有32%的小学生有每天阅读新闻的习惯;相较之下,小学生日均屏幕时间达4.2小时,是阅报时间的17倍之多,这一现象令人感到担忧!
他补充,其中高达72%的日均屏幕时间,仅是用于娱乐。
“手机的危害不容忽视,过度的荧幕刺激会降低学生专注力的持续时间,也容易引发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问题。”
因此,他鼓励学生要重拾阅读报纸的文化与习惯,不仅提升语文能力,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思考模式和价值观。
“已有研究证明,纸质阅读的记忆留存率比电子阅读高出42%,更适合作为学习媒介。”
吴俊兑今早出席在培侨华小举行的赠报计划移交仪式时,如此指出。这已是他连续13年赞助该校《中国报》。他在该校第一副校长詹道明、第二副校长颜国杰及第三副校长陈慧颖的见证下,移交《中国报》予戴美蒂校长。
吴俊兑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引起世界各地高度关注,目前全球约有1.5亿非华裔人士正在学习中文,而我国华小非华裔学生的比例也逐年提升,因此,作为华人更应珍惜与掌握自身的母语优势,在多语社会中保持竞争力。
他强调,教育不应局限于课本内的知识,报纸作为“活教材”,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知识的传送带,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未来,拥有思考与判断能力的人才无法被机器取代,这也是他坚持赞助报纸予该校的目的。

■戴美蒂:阅报培养批判思维
培侨华小戴美蒂校长指出,《中国报》不仅为学生们打开通往社会的窗口,也成为老师教学中的辅助资源。通过阅读报章里的内容,不仅提升学生对时事的敏感度,逐步培养起批判思维与独立见解,也让他们更加关心国家社会、增强语文理解与表达能力。
她说,马六甲《中国报》的校园品牌活动“撒种写作康乐营”,更是一项陪伴甲州华小生学习与成长的活动,也让大家看到报馆20多年来的坚持与努力。另外,本报的童心园版,也为学生提供投稿的平台,她提醒在场的学生记得多阅读报纸, 写好作文和投稿。
《中国报》甲州经理林钦为亦在现场主持有奖问答游戏,成功抢答的3位学生林慧雯、苏仁登及邬三宝,皆获得由东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赞助的产品礼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