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6日讯)为纾缓玛琳再也交通圈在交通高峰时段的拥堵情况,当局计划于7月启动升级工程,善用位于交通圈4个方向商业及工业区前方现有的道路,作为可供车辆左转的捷径通道。
行动党格西当州议员谢守钦预计,随着该措施的落实,有望能减少约20%在交通圈红绿灯处等候的车辆,提升整体通行效率。

他今日在记者会上说,由于现有交通圈未设置独立左转车道,导致驾驶人士无论是否直行或左转,都需在红绿灯前等候,造成不必要的交通积压。
“当局计划将现有商店与工厂前方的道路调整为单向道,作为捷径提供左转车辆使用,分散车流,缓解拥堵。”

他指出,该项工程涉及4个主要方向的商业及工业区路段,届时将改为单向行驶道,让驾驶者能够直接左转进入主要干道,避开交通圈。
“相关道路包括阿峇迪1路、玛琳再也2/1路与玛琳再也2路,以及柏卡15路和柏卡2路;其中,扎希6路早已为单向道。”

他指出,有关工程预计将在7月展开,10月竣工。
他说,熟悉当地路线的驾驶者,一般会使用捷径,即从玛琳再也路经拉末1路,再取道扎希6路转入敦蒂惹路,当局因此决定在其他方向复制类似做法,为驾驶者创造更多便捷。

“未来,从玛琳再也往敦蒂惹路、敦蒂惹路往默迪卡柏迈路、默迪卡柏迈路往敦法蒂玛路,以及敦法蒂玛路往玛琳再也方向的交通工具,都可透过捷径左转,无需再等候红绿灯。”
减20%等候车辆
谢守钦认为,若善用商店及工厂前方的现有道路作为左转通道,可有效减少约20%在红绿灯前等候的车辆数量。
他指出,公共工程局技术人员曾在早上与傍晚交通高峰时段,针对玛琳再也交通圈四个方向的车流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总交通行驶次数达1万7233次。

“在这1万7233次车流当中,有3347次,即接近20%的车辆透过商店或工厂前方道路取道左转,避开交通圈红绿灯。”
他说,数据显示,使用捷径的车辆中,从玛琳再也往敦蒂惹路的有1746辆、敦蒂惹路往默迪卡柏迈路264辆、默迪卡柏迈路往敦法蒂玛路800辆及敦法蒂玛路往玛琳再也537辆。

他说,行驶于主要干道的车流量方面,从玛琳再也直通默迪卡柏迈路的有2517辆、默迪卡柏迈路往玛琳再也3209辆、敦法蒂玛路往敦蒂惹路4921辆,而敦蒂惹路往敦法蒂玛路则有3239辆。
改善现有泊车设施
市政厅配合左转捷径计划,在商店前方道路进行升级工程,包括增设及扩建路口,同时改善现有泊车设施。

谢守钦举例指出,以目前为双向通车的柏卡15路为例,该路段常因路旁有车辆违规停泊而造成堵塞。
“随着该路段日后改为单向道,市政厅将重划泊车格,改为倾斜式泊车设计,以提升泊车效率与道路通畅度。”

此外,他透露,当局将在柏卡2路距离路口约100公尺处,开辟一个新出口,方便单向道车辆前往玛琳再也路。
“至于玛琳再也2/1路,由于现有入口较为狭窄,未来也将扩大,车辆方便进入。”

他说,市政厅将在四方向左转捷径入口增设交通告示牌,提醒驾驶者能够采用有关左转通道。
“拉末1路及扎希6路的交界处也会落实提升工程,避免驾驶人士混淆进而引发车祸。”
50万推动升级工程
甲州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批出50万令吉推动升级工程,并由甲州公共工程局联合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主导。
谢守钦指出,当局原先计划增建左转车道,但工程将涉及迁移地底水管与电缆,光是移除一个方向的地下设施,估计就需耗资逾10万令吉。
“基于考量成本过高且效益不彰,该方案最终未被采纳,改为左转捷径措施取而代之。”
他认为,左转捷径措施不仅有助疏导车流,提升交通效率,也有望带动沿线商业活动,让更多人留意到原本不熟悉的店铺,进而为商家创造潜在商机。
他强调,该工程为第一阶段提升工程,第二阶段则落实道路铺设沥青工程。
“若拨款允许,未来不排除落实更大型工程,将交通圈改成十字路口,又或兴建高架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