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8日訊)僅僅兩小時,逾60名誌工就在馬六甲烏貝島清理出高達900公斤垃圾,這驚人數字,揭開了人類對自然生態破壞的冰山一角。
塑膠瓶卡在沙灘縫隙,玻璃碎片滲入玳瑁龜的巢穴,這些人類丟棄的廢棄物,正在無聲摧毀馬六甲僅存的玳瑁龜產卵地之一。

而烏貝島作為海龜數十年來返回的淨土,如今卻滿目瘡痍,在垃圾堆中掙紮求生。
配合“世界海洋日”及玳瑁龜產卵季節,非政府組織“Sungai Project”(河流計劃)、“Sail & Science”及“SOS Melaka”等環保組織攜手主辦“烏貝島淨灘行動”,獲得馬六甲培風中學社科班、聖方濟中學海童軍等熱心誌工的響應。

誌工們於今早9時乘坐“D Dragon”船艇出發至烏貝島,並在河流計劃創辦人瑪利亞指導下,兵分多路展開清理行動。
誌工們沿著烏貝島細心撿拾散落各處的垃圾,在短短兩小時內清理出的廢棄物總重量竟高達900公斤,令人震撼。

據了解,玳瑁龜產卵高峰期落在每年5月底至6月間,而烏貝島正是海龜重要的棲息地。
然而,大量人類遺留下的塑膠瓶、漁網、玻璃碎片、鋁罐與食品包裝等垃圾不僅破壞自然景觀,更嚴重幹擾玳瑁龜產卵與孵化。
活動亦獲得奇幻休閑有限公司、大馬海事局、大馬半島野生動物與國家公園局及馬六甲機構的支持與協助。
趕在上岸產卵前 清理

“河流計劃”創辦人瑪利亞坦言,“烏貝島淨灘行動”是為了趕在大批玳瑁龜陸續上岸產卵前,及早清理這片傳統產卵地的垃圾。
她說,目前已有零星海龜開始產卵,因此清理工作更顯迫切。
她指出,2022年進行的調查顯示,烏貝島垃圾問題令人十分擔憂。
“雖然玳瑁龜媽媽能將塑料垃圾推開,但對即將孵化的小海龜來說,塑料卻可能成為致命障礙。”
她說,這也是該組織等待3年後,首次在烏貝島舉辦淨灘行動。
“欣慰看到眾多誌同道合的人士響應,展現了馬六甲人的團結與環保精神。”
她指出,由於目前正值敏感時期,擔心誌工清理時誤踩海龜蛋,因此該組織計劃將在海龜寶寶離島後,即今年9月,再度開展淨灘行動。
她說,河流計劃自202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喚醒公眾的環保意識;過去每個月都會舉辦類似活動,甚至曾在葡萄牙村一次性清理高達3公噸的垃圾。
垃圾阻礙路線
辜秋瑩(馬六甲培風中學公民與社會教育科老師)

烏貝島是玳瑁龜上岸產卵的地方,但由於有許多垃圾被衝上岸,導致島上環境非常糟糕。
這些垃圾阻礙了玳瑁龜的路線,此外,玳瑁龜築巢時還會用很多塑料,這現象令人非常心疼。
培風中學應河流計劃創辦人瑪利亞邀請,號召學生參與誌工活動,讓他們了解玳瑁龜是海洋中非常重要的物種。
共有13名學生參與,雖然有幾位學生因生病等原因無法參與,但活動結束後,會讓參與的同學分享他們的感想,讓更多人了解和關心這項保護工作。
加強環保意識
顏滐文(馬六甲培風中學高二德學生)

首次參加淨灘活動,在這之前也未聽說過烏貝島。直到來到這裏,才了解到烏貝島會有玳瑁龜上岸產卵,也明白了人類製造的垃圾已嚴重影響了玳瑁龜的產卵環境。
淨灘活動非常有意義,透過將垃圾清理幹淨,把整潔的環境還給玳瑁龜產卵。
未來更應該加強環保意識,因人為製造的垃圾已嚴重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因此需要從日常生活中慢慢改變,比如減少使用塑料用品。
慢慢地改變,一定會改善現狀。從長遠來看,五年、十年後,必定會看到顯著改變,這也是淨灘活動帶來的最大意義。
燒垃圾更汙染
黃德春(奇幻休閑有限公司總執行長)

受到“Sail & Science”環保組織的邀請,義務協助載送60多位誌工前往烏貝島參與淨灘活動。
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僅教導學生們環保知識,也讓人們有機會為正在產卵期的海龜還原一個乾淨的環境。
有些人把垃圾帶到島上後,不但沒有帶走,還焚燒垃圾,造成更嚴重的汙染,顯示環保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不斷努力提升大家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冀幫到玳瑁龜
蔣嘉駿(聖方濟中學海童軍)

第一次參加淨灘活動,感覺非常愉快和興奮,能夠和朋友們一起花時間撿垃圾,清理島嶼環境。
此次有約26位同學一起參與,希望能幫助玳瑁龜,防止海龜在塑料垃圾上產卵。
邀旅客齊參與
吳福全(旅遊業者)

淨灘不僅清理垃圾,也搜集數據,推動更完善的垃圾管理和旅遊責任教育,讓遊客了解“隻拍照、不留痕跡”的重要性。
為推廣生態旅遊,有關單位積極利用社群媒體分享淨灘故事,與酒店、導遊合作,將淨灘活動納入旅遊行程,並邀請旅客親身參與。
此外,也鼓勵誌工參與簡單科學記錄,提升保護意識。
“烏貝島淨灘行動”不僅是淨灘,更是守護烏貝島玳瑁龜的未來,讓生態旅遊成為馬六甲的亮點,讓更多人愛上這片海洋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