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土溝也沒有出口 甘榜屋長年淹水
(馬六甲9日訊)甘榜區因為沒有排水溝,村民多年來一直承受突發水災淹入住家,盡管村民自行挖溝並將屋子翻新建高,唯因為土溝沒有出口,無法承載大水量,農地依舊經常淹水,花心血栽種的蔬菜常被淹死。
住在甘榜巴當支甲的符沐袗指出,她從小在甘榜長大,家人已住了約50年,多年來也一直頻頻遭遇水災困擾。

她指出,甘榜沒有排水溝,雨水無法排除,其家人為了讓積水流通,自行挖了一道土溝,雖然情況有所緩解,但因為土溝沒有出口,只能充當臨時“集水池”,一旦連綿大雨,或是連續數天都是雨天,積水無法排除,就會淹水。
她說,因為長年淹水,每次都會淹進屋子約1尺高,雖然將物品搬到高處,但難免許多家具還是會被浸壞。為此,其家人在兩年前翻建老屋,將屋子建高,雖然總算沒有再發生淹入屋內情況,但其屋後的農地,卻依舊無法幸免,往往在大雨後就會成為“大水塘”。
“去年經過一個朋友的幫忙,徵求得當局首肯,在土溝盡頭開一個小洞以讓積水流入附近花園住宅溝的排水溝,唯因為洞口太小,且土溝也無法順利流通,淹水問題依舊存在。”

她說,土溝內的積水雖會慢慢被土吸收,但也需要至少一周的時間,而且還是在一周都沒有下雨的情況下,否則積水會一直存流。
為免積水滋生蚊蟲,她經常在積水處添加環保酵素,避免生蚊及積水發臭的問題。
馬華曆史城市議蔡求偉在接獲投訴後,於今早到現場了解情況。

蔡求偉與村委尋方案
蔡求偉指出,有關甘榜屬於縣屬管轄範圍,並不在市政廳的範圍,無論如何,他將與吉裏望州議員拿督威拉林萬鋒反映, 並與當地村委會商討有關解決方案。
他指出,有關土溝旁的地段,是屬於另一個私人地主,無論是投訴者或是政府當局展開任何工程,都需要獲得地主的同意。

他覺得,有關土溝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沒有清理,因而導致無法順利排水,若能清理,可疏解積水情況,這也是短期的解決方案。
“如若當局有預算,還可幫忙清理;若無此預算,則需要地主自行清理,畢竟這屬於私人地段,除非有關土地移交給當局,當局則可安排進行定期清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