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馬六甲 > 甲市專線

拯救馬六甲沿海地帶聯盟

馬六甲海峽濱水區經濟走廊(SM-WEZ)填海計劃

文 文 文

破壞生態 無實際效益 非政府組織反對SM-WEZ填海

(馬六甲10日訊)(SOS Melaka)非政府組織呼籲政府,立即終止破壞生態、無實際經濟效益的

該組織主席馬丁今日在甲州葡萄牙村召開記者會說,填海區域與葡萄牙村相隔不遠,相信不足當局規定的750公尺距離,因此該組織亦呼籲環境局拒絕批準和通過環境影響評估(EIA)報告,並終止填海工程繼續進行。

馬丁認為馬六甲海峽濱水區經濟走廊填海計劃,將破壞世遺地位和環境生態。
馬丁認為馬六甲海峽濱水區經濟走廊填海計劃,將破壞世遺地位和環境生態。

他說,這也是我國最大、最具破壞性的填海工程,甚至威脅文化遺產、生態環境與人民的未來。

“評估報告顯示,僅是填海面積便達到2766畝,而涉及33公裏海岸線的整體發展工程為2萬5000畝。”

他透露,該組織強烈反對該計劃,除了對生態環境構成破壞外,亦無法保證填海發展後能帶來經濟效益,弊遠大於利。


“雖然報告提到填海的發展項目,能帶來1000億令吉的投資,並可提供7萬5000個工作機會。事際上我們不希望甲州另一個白象工程出現,就似州內其他建築工程停頓的情況重演。”

馬丁說,填海發展計劃與工程,影響的不僅是與填海區域最靠近的葡萄牙村,也會對該村的文化、當地社區、甲州世遺地位,產生難以估計的發展衝擊。

“我們期待的是推動甲州古跡、文化、傳統習俗與自然生態,並非現代化發展。”

此外,他提到,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目前正開放讓公眾提供意見,網址https://tinyurl.com/bantahEIA。

拯救馬六甲沿海地帶聯盟成員,呼籲政府終止填海計劃。
拯救馬六甲沿海地帶聯盟成員,呼籲政府終止填海計劃。

摧毀瀕危動物棲息地

馬丁說,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顯示,填海計劃將在馬六甲沿海傾倒1.12億立方米沙石,這不僅徹底改變海床生態,更摧毀瀕危動物棲息地,包括海豚、珊瑚、魚類,尤其是極度瀕危的玳瑁海龜。

他說,馬六甲因為獨特曆史與海洋文化,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文化遺產地位。該報告亦承認馬六甲海峽濱水區經濟走廊,將嚴重改變海岸線原貌,這種情況曾於2011年發生在英國利物浦,利物浦因海岸開發而失去世遺地位。

他透露,填海計劃也違反國家遺產法令。部份填海區域與2022年憲報列明的受保護遺產區出現對衝,憲報闡明任何在保護區內進行的填海屬違法,因此國家文化遺產局需履行責任,拒絕撤銷填海區域的法律保護地位。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中的紅圈區域,未來將進行發展項目。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中的紅圈區域,未來將進行發展項目。

影響沿海漁民作業

馬丁說,填海範圍對沿海漁民作業產生極大影響,包括漁獲減少和出現海水汙染等,尤其作為重要海產供應的甲州,近年來因填海計劃而使到馬六甲必須依賴外州供應海產類,這證明該計劃將進一步摧毀捕魚區域和漁民收入。

他說,填海也會加劇沿岸地區和葡萄牙村的水災發生率,及海岸遭遇的侵蝕情況,而且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排水係統受阻及珍貴紅樹林消失等,將引起災害發生的風險。

他透露,該組織促請政府立即停止填海工程計劃,畢竟該項目將產生巨大破壞力,幾乎也無益於民和環境生態。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