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4日讯)与马六甲开埠传说息息相关的”活古迹”百年老树,因长期缺乏维护而饱受结构安全隐患和人为破坏的威胁,如今正面临生存危机。

据估计,世遗区范围内拥有超过10棵百年树龄的老树,这些老树外形各异,有的树干粗壮高耸,内部中空,甚至能从一端望向另一端,极为罕见;有的树身自然形成奇特的形状,宛如耳朵或眼睛,令人惊叹其自然鬼斧神工。

然而,部分老树因年久失修,已现危机迹象。有的树干向外弯曲延展,恐有倒塌风险;有的树根严重裸露,几乎失去抓地能力,令人担忧其稳定性。

更令人遗憾的是,部分树木内部堆满垃圾,甚至可见被烧过的痕迹,反映出管理单位对这些老树的忽视与冷漠。

一旦老树倾倒,相关单位才仓促前来处理或将整棵树砍伐,既缺乏预警与防护,也抹杀了其百年历史的文化价值,让人痛惜。

马六甲历史城市议员雷宝翔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市政厅有必要正视此问题,系统性地保护这些百年老树。
他建议当局应定义老树的价值,并在其周围设立告示牌,注明树种、树龄、历史意义等,让市民与游客在观赏之余,提升对历史、环保与环境的认识。
“马六甲的命名传说也与一棵树有关。当年拜里米苏拉在马六甲河畔一棵马六甲树下休息,见到鼠鹿将狗踢入河中,认为此地具有灵气,因此取名‘马六甲’。这说明,树木也是马六甲成立的历史一部分,不能忽视其象徵意义。”

世遗区老树纳入旅游路线

雷宝翔建议市政厅,不妨将世遗区内的老树纳入城市旅游路线,让这些“活历史”成为推广马六甲环保与绿色形象的另一亮点,向国际展示本地对生态与历史并重的城市理念。
他认为,百年老树不仅是自然的遗产,更是文化的延续。

“它们默默扎根、陪伴马六甲走过沧桑岁月,如今也亟需一份人类的守护,以免一朝倒下,成为无法挽回的历史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