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5日讯)远远望去,洁白的水上清真寺矗立于海面之上,眼前呈现一幅纯洁神圣的画面;然而,低头一看,脚下却是垃圾遍地,令人惋惜。
位于马六甲双岛城百杜丽8路(靠近阿拉伯城)的一条小径,是许多游客与民众前往海岸欣赏美景的捷径。

该处地势宽阔,既能看海,又能远眺着名的马六甲水上清真寺。尤其傍晚时分,更是观赏日落绝佳地点,因此吸引不少国内外人士驻足观景,只为捕捉那瞬间的绝美景色。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在欣赏风景之余,将垃圾遗留在现场,美景随人离去,垃圾却被留了下来。
《中国报》到该处视察发现,沙滩上散落着轮胎、废弃渔网、塑料瓶、玻璃瓶、保丽龙等废弃物,甚至连防洪石堆缝隙中,也塞满垃圾。

垃圾遍地画面,与一旁庄严洁白的水上清真寺形成强烈对比,令人不胜唏嘘。
有关单位日前也将禁止乱丢垃圾、禁止随处大小便及禁止外带食物告示牌,竖立在捷径入口处,以警惕民众。

或由水利局负责管辖
◆雷宝翔(马六甲历史城市议员)
该片区域并不属于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或甲州固体废料管理机构直接管辖范围,导致执法人员在清理与取缔乱丢垃圾行为上,面临一定的困难。
由于该处与海岸为邻,初步推测应该是由甲州水利灌溉局负责管理的地段。
接下来将通过市政厅管道向相关当局反映,期望当局能厘清管辖权责,并商讨更有效的管理与执法措施。

此外,也会建议市政厅考虑在该地点推动义务净滩活动,号召志工与民间团体定期前往清理垃圾,不仅能暂时减少垃圾量,也有助提升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
到访该处的人士以外地游客居多,他们在拍照、观景、休闲之后,无形中也制造不少垃圾。

乾净城市靠大众力量
◆李勇宽(环保志愿者)
最初是随着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推动的“乾净城市生态全民愿景”(OPS BEBAS)行动,前往当地清理垃圾,之后有空时也会前往拍照,顺便捡拾垃圾。
当地的垃圾来源主要是从海上被冲上岸,也有一部分是参观的游客,或于晚上在该处钓鱼者遗留下来,当中以塑料瓶、渔网、保丽龙等废弃物居多。

类似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只能靠大众的力量,定期捡垃圾及教育民众。
如果政府有能力,也应加强巡逻与执法,或者与企业合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一起宣导环保理念和展开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