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6日讯)马六甲德教会紫昌阁阁长拿督威拉李献说,该阁风雨不改进行施医赠药68年,随着物价高涨,每年承担的药物费用达30万令吉,成了该阁最主要的固定开销。
他说,作为非营利慈善团体,该阁将确保大家所捐的钱获得妥善运用。除了施医赠药,该阁也长年进行施赠贫老、施棺赠葬、捐助武吉峇汝儿童残障中心、清寒学子爱心早餐计划等慈善活动,让弱势群体感受人间有情、社会有爱。
他昨晚出席该阁庆祝成立71周年纪念既筹募医药基金晚宴致词时,如是说。

李献指出,自创阁以来,该阁秉持着“济世为怀、行善为本”的精神,积极推动德教文化、慈善事业、教育辅助及社会服务,为甲州乃至全国社群作出贡献。
“这一路走来,感谢历届阁长及董事无私奉献,及广大社会善信的鼎力支持,为紫昌阁奠下稳固的根基,让我们在接棒时更加得心应手,继续传承德教会使命与宗旨。”
他说,该阁也要感谢行动党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除了常年拨款,还穿针引线协助该阁,成功申请总值15万7320令吉的非伊斯兰宗教场所拨款,以维修该阁年久失修的建筑物。此外,该阁不忘谢谢每一位给予该阁拨款的人民代议士、善长仁翁、企业与个人单位。

李献说,该阁欢迎更多年轻人加入,配合新时代发展,实现老中青结合让会务能越做越好,吸引更多人参与紫昌阁活动,凝聚力量,弘扬德教会善举。
他也呼吁各界善长仁翁继续在财力与物力上支持,发挥积沙成塔精神,共同减轻该阁经济负担,让紫昌阁慈善公益活动永续发展。

陈宗吁速加入总会
共同发扬德教精神
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副总会长陈宗州议员,呼吁还没加入德联总会的德教会尽快加入,共同发扬德教精神。
他说,凡是购买阁所或建阁的会员阁,德联总会将拨出1万令吉作为建阁基金。

他指出,会员阁秉持着德教精神和理念造福人民,当中不少会员阁设施医赠药、施贫敬老等活动,帮助有需要的弱势群体。
”全国目前有206间德教会,其中158间已加入德联总会,大家为德业奉献、弘扬德教。”
他也赞扬马六甲紫昌阁作为我国首间德教会,自1954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持“宣扬德行,造福人群”宗旨,不但在教化人心、推广孝道贡献,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慈善活动、教育推广等,尤其每周五天的施医赠药、全年260天中医义诊,深受各界肯定。
黄政棕:多忙孝道不能忘
南洋德教总会副总会长拿督黄政棕指出,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为生计奔波,难免忽略与家人相处及对长辈的关心。德教会的存在正是提醒大家,无论科技多先进、生活多繁忙,孝道永远不能遗忘,良心更不能丢弃。
他说,孝道不仅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更是德教重要实践。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不仅展现修养,也是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起点。

他说,德教也强调“圆融”精神,以包容及和谐态度面对生活中冲突与挑战。家庭要圆融亲情,社会要圆融人际,道务上更要圆融同心,共行善道。
他指出,德教的发展不能止于一时一地,应放眼南洋甚至世界,鼓励各阁交流互访,资源共享,并积极推动年轻一代参与德教事务,让德教薪火相传,德理光辉永照。
邱培栋:免生悲剧
父母孩子应多沟通
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说,现代社会中,许多家庭是双薪家庭,父母在事业与家庭间奔波,孩子应多理解与体谅,父母也要多与孩子沟通,彼此了解非常重要。
他提到,马六甲日前发生“中五生弑母兄”案件,也给大家启发,希望家庭须建立在良好沟通与理解上,避免悲剧重演。
他赞扬紫昌阁68年来持续推行施医赠药,感谢热心人士的支持,及义务中医师和义工无私付出,并呼吁社会大众继续支持,让更多人受惠。
邱培栋承诺作为国会议员,只要他在任,每年将固定拨款各2万令吉给紫昌阁、明星慈善社及修德善堂,支持他们的施医赠药活动。
此外,他指出,昌明大马政府拨出5000万令吉,作为全国非伊斯兰宗教场所维修基金,并呼吁符合资格庙宇、兴都庙、教堂等踊跃提出申请。
移交捐款 为善最乐
马六甲德教会紫昌阁举办成立71周年晚宴,并举行模拟支票移交仪式。
国会议员邱培栋拨款2万令吉、州议员刘志俍拨款5000令吉、州议员林朝雁拨款4000令吉给紫昌阁,由阁长李献、署理阁长雷原顺、副阁长郑庆良、副阁长黄守群及总务周南奕代表接领。3位议员同时代表移交非伊斯兰宗教场所拨款,总数为15万7320令吉。
紫昌阁亦拨出6万74令吉赞助5所小学爱心早餐计划,包括英才、立人、 新华、育民及玛琳,由邱培栋、林朝雁与刘志俍见证移交仪式。该阁也拨款1000令吉给育民中学,及500令吉给马来西亚圣约翰救伤机构汉都亚再也区爱极乐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