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春汉
(马六甲21日讯)我国首届马拉松龙舟赛今日在马六甲河圆满举行,吸引20支来自国内外队伍参与,反应远超预期。
甲州龙舟促进会计划明年续办,并进一步扩大规模,使之成为更具国际性赛事。
甲州龙舟促进会会长周志明指出,此次作为第40届马六甲龙舟文化节重头戏之一,8公里马拉松式龙舟赛获得热烈响应,共有240名选手参赛,分别来自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州,包括沙巴及吉隆坡等地。

他说,参赛者涵盖多元种族,包括华裔、巫裔、印裔及东马土著,男女选手同场竞技。
“赛事于今早8时展开,队伍从马六甲河口(Casa del Rio酒店前码头)出发,沿世界文化遗产区的马六甲河,划至第二期美化计划的甲河流及海岸发展机构(PPSPM)处U转,再返回起点,全程约8公里。最快的队伍仅耗时40分钟完成赛程。”
周志明指出,此次赛事原定目标为10支队伍,但最终翻倍至20支,展现各界对龙舟运动的热情。
他归功于年轻理事通过社交媒体积极宣传,成功吸引国际队伍参与,为赛事奠定良好基础。
“这是我国首次举办长达8公里的马拉松龙舟赛,能在马六甲举行令人自豪。明年我们将继续推动,希望规模更盛大、更具国际性。”
此外,明日(22日)同样地点将举行传统龙舟竞赛,分为公开组(28队)、混合组(27队)及女子组(11队),共计66支队伍角逐。
活动将于上午8时开始,中午12时由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主持开幕礼,预计下午4时结束。

甲龙舟促进会计划提升赛事设备
配合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甲龙舟促进会计划提升赛事设备,拟逐步引进国际标准龙舟,以满足国外参赛队伍需求,同时保留传统龙舟用于本地文化活动。
周志明透露,本届赛事获得国际选手反馈,指现有传统龙舟与他们在训练中使用的国际标准龙舟存在差异。
他说,传统龙舟船身宽大、稳定性高但速度较慢;国际标准龙舟则船身窄长、速度快但对技术要求更高。
“我们现有9艘龙舟中,4艘已使用逾40年,5艘逾20年。这次赛事还向柔佛麻坡借用同款传统龙舟以确保公平。”
他坦言,国际标准龙舟每艘售价逾2万令吉,未来将逐步添购以举办更高规格赛事。
该会计划采取“新旧并存”策略,既保留传统龙舟用于文化活动和安全训练,又引进国际标准龙舟吸引专业队伍,让马六甲成为国际龙舟赛事重要据点。
带动本地经济与旅游业
周志明指出,龙舟马拉松赛与龙舟竞赛为期两天,吸引众多国内外队伍提早一两天抵达马六甲进行试划,赛后亦有许多选手逗留数日,带动本地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
他说,该会自1983年起举办龙舟赛事,至今已逾40年,活动规模逐年扩大,逐步迈向国际化,遗憾的是州政府给予的拨款与支持却逐年减少。
“本会希望州政府能正视龙舟运动的国际影响力与带来的实际效益,给予应有资助与支持。”
他也强调,龙舟赛是一项全民参与、各族共融的体育赛事,并非宗教活动,具备广泛的社会意义与正面影响。
“这项活动成功吸引大量外来选手与游客,所带来的宣传与经济效益,对州属乃至国家而言,都是一笔可贵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