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六甲头条◢ 蚊症增加110% 情况受控 却不能掉以轻心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马六甲头条◢ 蚊症增加110% 情况受控 却不能掉以轻心

    (马六甲10日讯)马六甲单在第18周的骨痛热症病例增幅,在15个州属及直辖区中排行第13,尽管情况受控,但民众受促不要掉以轻心,尤其巴当德姆居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卫生部数据显示,甲州截至第18周(4月30日至5月6日)记录339宗骨痛热症病例,尽管相比去年同期的161宗,增长了178宗或相等于110%,但情况依旧受控。

    甲州卫生局在甘榜巴当德姆张挂条幅,提醒居民提高警惕,防范骨痛热症。

    马六甲于第18周的增幅位居全国第13,榜首为增幅达2000多巴仙的玻璃市。雪兰莪及砂拉越位居第14和15。

    甲州卫生、人力资源及团结事务行政议员魏喜森说指出,甲州今年头至今暂无人因骨痛热症丧命,且州情况受控,但民众始终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时保持居家整洁,确保没有积水。

    大批卫生局官员,在魏喜森(前排右2)率领下,到甘榜巴当德姆骨痛热症疫区视察。

    他说,本周是第19周,单在今天已新增两宗病例,而且都在巴当德姆发生。

    “巴当德姆至今还是马六甲州唯一的疫区,位于甘榜巴当德姆学校路(Jalan Sekolah)。该疫区于4月27日爆发,预计将在5月22日结束。至于其他活跃疫区,已从名单上除名。”

    魏喜森今日在甲州卫生局灭蚊觉醒运动队伍(COMBI)陪同下,到甘榜巴当德姆巡视后,在记者会上这么指出。

    卫生局采取灭蚊措施,在积水器皿中施药灭蚊。

    他说,巴当德姆疫区目前记录6宗骨痛热症病例,患者分别是3男3女,年龄介于19至60岁。

    “第18周的骨痛热症病例数据分别是马六甲中央县12宗、野新4宗及亚罗牙也1宗,整体与第17周相比,少了两宗病例。目前没有任何孩童患上骨痛热症。”

    卫生局官员将装着液体的器皿放在屋外,以收集孑孓充作化验用途。

    办清洁活动杜绝蚊症

    魏喜森说,即使骨痛热症病例受控,但将指示所有市议员踊跃举行清洁活动,确保民众家园没有蚊虫滋生。

    “无论情况加剧或受控,都会指示市议员走入各负责的社区举行清洁活动,杜绝骨痛热症。”

    他说,甲州卫生局采取防范措施,到疫区灭蚊,民众一旦出现发烧等症状,务必到附近诊所接受治疗。

    他提醒,民众必须提高警惕,关注周遭环境卫生整洁,尤其在气候不定的时刻,是蚊虫滋长的旺季,民众加以防范才是上上之策。

    他说,在甘榜巴当德姆视察时,发现当地面对许多垃圾问题,他已指示村长展开清洁活动。

    较早前,卫生局也在当地多个住家门前,置放装着液体的器皿,以引来蚊虫滋生,让当局鉴定蚊子的种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今日马六甲头条|古建筑翻新 失原貌 疑涉违建 谁批准了

    (马六甲16日讯)世遗区观音亭街门牌一号建筑翻新事件犹如揭开潘朵拉盒子,不仅引发广泛舆论,更揭示世遗老街区内诸多古建筑在翻新后,原貌尽失。

    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翻新工程疑涉违建,甚至阻塞沟渠,惹来议员震怒,质疑批准项目的地方政府,究竟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默许违规操作?

    邱培栋(左起)及刘志俍率媒体到海山街视察,发现一座甫翻新的建筑物,同样扩建在沟渠之上。

    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今日与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联合巡视海山街时,揭发另一栋建筑物如出一辙,同样在翻新后扩建在沟渠之上,导致排水清理工作受阻。

    邱培栋在记者会上坦言,观音亭街一号建筑翻新事件,让他对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官员的工作态度与效率,感到不满。

    “我们上周六(12日)召开记者会后,陆续接获民众投诉,揭露世遗区内还有其他建筑在翻新过程中,未依照古迹维护条例进行。”

    刘志俍(左起)和邱培栋向市政厅反映后,观音亭街门牌一号建筑物目前已遭市政厅查封。

    他今日在记者会上,怒斥相关部门官员失责,批准不符合标准的建设后酿成后遗症,最终导致国州议员与基层清洁工人遭到民众谴责。

    “我们必须严正警告相关部门官员,你们肩负的责任是守护古迹。相关官员难道是不熟悉条例?还是对自身职责一无所知?抑或另有隐情?”

    《中国报》报导老街创新建筑物“搞破坏”新闻。

    邱培栋指出,以观音亭街一号建筑为例,若当局曾批准建筑蓝图,他想知道官员按照什么准则批准;若当局未曾批准,为何官员在施工过程中毫无监督,甚至工程已拆除锌片仍未察觉异常,最终需待国州议员揭发,当局才下令业主复原建筑。

    他强调,州政府设立相关单位目的在于保护古迹,商家与民众亦应扮演重要角色,履行维护古迹的社会责任。

    “世遗区作为旅游热点,商家在此寻求商机的同时,也应珍惜历史文化资产。否则,任由破坏行为蔓延,终将得不偿失,陆续会有更多古迹失去原貌。”

    古老建筑物经过翻新后,原貌尽失,引发广泛舆论。

    邱培栋:扩建遮挡沟渠
    批准者应被炒

    邱培栋指出,针对批准老街建筑物扩建至沟渠之上,或在施工期间失责、监督不力的官员,应被追究责任,甚至应考虑将对方革职。

    “建筑物扩建在沟渠上,试问清洁工人要如何清理?一旦下雨将导致排水不畅,引发水灾,最终遭受指责的还是国州议员与南方环保公司的承包商。”

    他认为,有关部门的失职行为,酿成了“黑狗偷吃,白狗当灾”的局面,问题发生后,却是第三方被责难。

    “古迹一旦遭破坏,便无法复原,我们不能做社会的罪人。”

    他强调,针对老街建筑扩建遮挡沟渠一事,将会追查到底。

    “我们一定会追究此事,刘志俍也会在州议会或其他相关会议上提出,因如果再不正视这些问题,古迹区的原貌终将一点一点地消失。”

    市政厅张贴信函,查封建筑物。

    市厅寄错地址 业者不知须还原

    观音亭街门牌一号业者对于市政厅下令还原建筑物一事,根本毫不知情,进一步揭露市政厅寄发信函所使用邮政地址,出现重大错误。

    邱培栋指出,业主是在新闻报导刊登后,经马六甲亲戚通知,才惊觉本身物业“红了”。然而,业主在过去一个月内,从未收到任何相关信函。

    “业者目前居住在柔州努沙再也(Nusajaya),当地邮政编号为‘79250’,但市政厅发的信件却标注为‘75250’,是马六甲邮政编号。这很可能就是业主未能收到信件原因。”

    他说,业主日前已主动与他联系,他也建议对方尽快直接与市政厅接洽,以厘清有关事宜并纠正相关错误。

    据了解,市政厅是在3月接获刘志俍反映后,于3月12日向业主发出信函,指示业主在30天内还原建筑物面貌。

    观音亭街门牌一号事件,揭发世遗区有不少古老建筑物翻新后涉嫌违建。

    市厅14日查封建筑物

    观音亭街门牌一号建筑物,目前已遭市政厅查封。

    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指出,由于业主在市政厅发出信函后,无动于衷,市政厅最终援引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70(13)(b)条文,于周一(14日)展开查封行动,并可对业主发出不超过5万令吉罚单。

    他强调,马六甲与槟城乔治市于2007年同获世界文化遗产地位,核心区内多样风格古建筑正是申遗成功关键,既然获颁殊荣,当局与业主就必须共同守护原貌。

    “观音亭街建筑大事翻新,与原貌格格不入,形同破坏世遗价值。这起事件应成为警惕,各方应严格遵守相关条例。”

    他也说,他将于下周州议会上提出此事,促请当局全面检讨保护与执法机制。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