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收入援助弱势群 陈益龙 推广剪纸文化 行善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部分收入援助弱势群 陈益龙 推广剪纸文化 行善

    (马六甲16日讯)巴刹南马街剪纸人家创办人陈益龙不仅在本地致力推广中华剪纸文化,更将部分所得作为慈善基金,援助弱势群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称“龙哥”的陈益龙(47岁)是于2006年开设剪纸人家,迄今已18年历史。

    陈益龙开设的剪纸人家,推动中华传统剪纸艺术。
    陈益龙开设的剪纸人家,推动中华传统剪纸艺术。

    他在开设初期,是以玻璃片及刀片进行剪纸裁剪,常因不熟练的手法导致手指划伤流血,曾萌起放弃念头。

    之后在积极前往中国北京及上海多次进修后,不仅提升其剪纸技艺,也开启他在剪纸艺术上的新篇章。

    从2008年迄今,至少已有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到马六甲学习及体验中华剪纸文化。

    陈氏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披露,海内外企业、国际学校、本地中小学、旅行社、民宿、大型购物商场等,与他合作多年,每年不时会安排人员到来体验剪纸文化。

    他说,一些来自如波兰、瑞士及英国的外国游客,在社交媒体获悉后,趁我国旅游时专门到来要求学习剪纸文化。

    “无论任何形式,剪纸体验每人象征式收10令吉,耗时30分钟,提供剪刀及剪纸图案,我也提供教学。”

    “虽然这是我的职业,不过在赚取收入扣除老店租金、剪纸原料及一些生活开销后,我将部分收入规划为慈善基金,每半年约累计400令吉至500令吉之间,有时也会自行补上一些,一年平均近千令吉,悉数作为购买日常用品捐助弱势群体。”

    陈益龙每半年捐助武吉峇汝儿童残障中心及其他老弱病黎,将中华剪纸传统文化与慈善事业融为一体,为社会带来温暖与关怀。

    少林寺非洲小和尚也前来学习剪纸。
    少林寺非洲小和尚也前来学习剪纸。

    小和尚学剪纸 非洲扎根

    少林寺非洲小和尚也向陈益龙学习剪纸,让剪纸文化在非洲大地上扎下了根。

    陈益龙指出,疫情前,也有由中国少林寺领养的数十名非洲孤儿到来学习剪纸,当时是他们首次接触剪纸文化,心情雀跃万分。

    他说,过去他接待不少本地及外国中小学生及各国领事馆孩子,无论是华裔、巫裔、白人、黄种人或黑人等,使这里成为文化交融的地方。

    “学习剪纸不仅锻炼孩子手艺,他们在剪纸的过程中掌握了耐心和专注特质,通过剪纸用手艺表达内心喜怒哀乐,也开启他们艺术想象空间。”

    马来同胞也对剪纸文化感兴趣。
    马来同胞也对剪纸文化感兴趣。

    教导木屐彩绘 制草料香包

    除了传统的剪纸技艺,陈益龙也引入木屐鞋彩绘及制作草料香包等手工艺品教学,让学习者在创意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学习者创造力,更是对中华文化一次生动演绎。

    陈益龙指出,过去至今,他不时获得各团体、企业及组织等等应邀,传授剪纸技艺,他也借此机会开辟创新举动,使其教学能多元化,更贴近现代人生活,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并珍惜这些传统技艺。

    “剪纸、木屐鞋彩绘、制作香包等手工艺品的创作,使参与者在活动中不仅能学到技能,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各国民众慕名前来体验剪纸艺术,并将剪纸艺术带到各自的国家发芽。
    各国民众慕名前来体验剪纸艺术,并将剪纸艺术带到各自的国家发芽。

    推陈出新 融合传统与现代

    陈益龙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的方式,使剪纸艺术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机。

    他的努力不仅在本地取得成功,还在国际上树立新的标杆。

    他坚信,通过创新,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并珍惜这一传统技艺,让剪纸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久远。

    陈益龙希望未来的剪纸艺术不仅能在传统中保留,更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美妙融合。

    外国学生展示完成的剪纸作品。
    外国学生展示完成的剪纸作品。

    看沈阳老师剪纸 激发兴趣

    在未成为马六甲剪纸网红前,陈益龙年少时曾当过餐厅服务员、花圃员工、服装店员及轮胎店维修员。

    千禧年的偶然机会下,他在皇冠广场观摩来自中国沈阳老师现场进行剪纸技艺后,逐渐对剪纸技艺产生兴趣。

    尽管他曾在轮胎店辛勤劳作,但几乎每天下班后,他都投入到学习剪纸技艺的辛勤过程中。甚至胆大的他,还前往中国进修,为了在这个艺术领域找到自己的春天。

    经过刻苦耐劳与专心学习,陈益龙终于在剪纸技艺的道路上迎来了春天,剪纸人家应运而生,成为一个吸引本地和国际学习者的文化中心。

    陈益龙教导学员所赚取的收入,部分每年固定作为慈善用途。
    陈益龙教导学员所赚取的收入,部分每年固定作为慈善用途。

    外国学习者占70%

    如今,前来剪纸人家学习和体验的本地人占30%,而外国学习者则占70%。

    这其中不仅包括个人游客,还有外国组织安排的学员,为这里带来了多元的文化氛围。

    尽管社交媒体的发达使得剪纸技艺学习更加便捷,但依然有许多人愿意亲临剪纸人家,亲自学习和体验。

    这里不仅仅是技艺传承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平台。有人甚至学成后购买剪纸及工具寄往澳洲,希望孙子也能体验这门古老的艺术。

    陈益龙深信文化的种子已经撒出去,他期待看到剪纸文化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尽管在社交媒体时代,学习资源充足,但他坚信剪纸人家所传承的文化将在未来继续发扬光大。

    “这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