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0日訊)市政廳在王金輝路進行智能化紅綠燈工作,紅綠燈上的裝置卻被民眾誤以為是警方安裝的電眼以拍攝闖紅燈或司機玩手機,還在WhatsApp手機應用程式流傳。
馬六甲曆史城市議員陳勁源澄清,有關智能紅綠燈係統旨在讓該路的交通順暢,並非電眼。


他說,當局之前接獲不少民眾的投訴,指王金輝路的交通經常阻塞,尤其是周末或公共假期,情況更甚。
“為了疏解交通,市政廳向大馬道路檔案係統基金(MARRIS)申請49萬6890令吉,在王金輝路往沿海大橋連接的3個路口紅綠燈,裝置智能紅綠燈係統。”

陳勁源也是哥打拉沙馬那州選區發展及協調委員會秘書,他說,有關工作於去年12月16日至今年2月26日,長達10個星期。裝置工作包括安裝感應器及電纜。工程一旦完成並啟用,感應器將會根據來回車輛的車輛擁擠情況,來決定紅綠燈的秒數,以疏解交通阻塞。

“3個紅綠燈將以‘綠波’(Green Wave)的方式操作,既是3個紅綠燈一起轉綠,讓車輛通行。”
他還說,一般上市區最長時間的綠燈是70秒,在感應到沒有車輛的情況下,綠燈會在12秒內轉紅;至於花園區的紅綠燈,最多時間的綠燈為40秒,最短為12秒。

他透露,除了王金輝路的紅綠燈,該委員會也建議在阿都阿茲沿海大橋也裝置智能係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