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馬六甲頭條】家人相伴體驗線上課堂 特殊兒童 非“疫”般學習
獨家報導:陳伊文
(馬六甲27日訊)停課不停學,特殊兒童也線上學習!
有別於一般學生,特殊兒童透過線上學習的過程中,更需要家長一旁陪伴,兄弟姐妹亦能參與其中,如此一來,不僅讓特殊兒童感受家人關愛,後者也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學習模式。

另外,華小啟智班同樣采取停課不停學措施,與正規班級同步展開線上教學,保持孩子的學習溫度。
特殊教育工作者林川汶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管製期間是父母與特殊孩子相處的黃金時期,父母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暫代導師的角色,倡導孩子學習,其餘時間則透過各種活動提升孩子參與度,對孩子而言乃實屬難得的心靈陪伴。

林氏因受到管製令影響,無法跨州或登門教學,她透過WhatsApp或微信等手機應用程式教導特殊兒童,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家長更是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與孩子一同學習,再引導孩子,確保孩子在生活上受用。
她指出,隔這屏幕教學固然不易,尤其孩子無法投入或專注學習,將導致線上教學難以進行,因此在課堂初始事先透過繪本為孩子講故事,增強學習興趣。


她透露,為了讓教學更生動,且讓孩子更仔細看見繪本或教材上的細節,因此使用手機教學,更能移動自如。
“繪本上五彩繽紛的色彩與卡通,搭配上手指布偶及生動有趣的方式為孩子講故事,使得線上教學更有趣,也透過繪本上的物體或卡片,教導孩子認識情緒。”
她強調,雖然部分父母未能齊齊陪伴孩子線上學習,但其餘的時間能與孩子透過準備烹飪或烘培食材,練習精細動作促進手指肌肉發展,孩子同時能感受父母的陪伴與愛護。

■林謙典:教材以圖片為主
需家長從旁協助引導
育英華小校長林謙典受詢時指出,該校啟智班老師透過WhatApps群組傳送以圖片為主的教材,讓特殊孩子在停課期間能照樣學習,另也需要家長從旁協助,引導孩子學習。
他說,校方考慮到孩子或缺乏操作科技設備的能力,於是依據孩子們的級別,創建各別的家長群組,再透過發送圖片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國文、中文、英文、數學及科藝。

無論如何,他相信,線上教學的效果與一般的教學必有落差,加上孩子在課堂上學習時由受過培訓的老師教導,如今由家長暫代老師角色,引導特殊孩子學習時,必定有難度。

林氏強調,該校啟智班有26位學生,分為3種級別,即一二年級、三四年級及五六年級,由8位老師負責指導。
育英華校也是甲州第一所設有啟智班的華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