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2日訊)馬六甲仙特拉車站地陷越見嚴重,支撐建築物的大柱不僅已裂開,車站內外走道更有明顯下陷和裂縫跡象,對整體結構安全敲響警鍾。
該車站早在2016年便出現此問題,這些年來地陷和裂縫的範圍逐漸擴大,車站內有10餘間商店的位置恰好在下陷處,經過評估安全性後不被允許繼續營業。

根據觀察,車站外有兩條走道都有很明顯的裂陷,有數條支撐建築物的柱子同樣可見裂痕,洋灰石塊散落一地,走道堤邊的石塊脫落,走道傾斜,站內靠近德士站出入口的地方亦有下陷的情況。

甲仙特拉車站與甲仙特拉巴刹隻是一路之隔。該巴刹啟用12年後的2016年因地下泥土層流失,被鑒定為危樓而拆除。車站出現的地陷間接牽連和讓人想起巴刹的地陷,該車站是否會產生同樣的問題而被拆除。
接獲地裂下陷投訴的馬六甲曆史城市議員陳煒建,今日前往該車站了解實況,同時向在車站內的商家收集資料,跟進處理。

他說,甲仙特拉車站於2004年竣工和啟用,距今已經17年,也是州內最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摳扭。
他說,根據他查詢和向車站管理層了解,地陷在2016年開始,2017年當局也派員到來鑒定和調查結構的安全,找出原因所在,這點可從車站內商家的反映而證實,包括曾經有工作人員在車站內取出泥土層,化驗地陷的因素。

“甲仙特拉車站屬於馬六甲州發展機構擁有,當局必須檢查車站的整體結構安全,保障商家和使用者的安全。”
■陳煒建:每天6000人搭長巴
陳煒建說,10月11日禁止跨州令解除後,甲仙特拉車站迎來搭巴士的跨州人潮。根據該車站管理層提供的資料顯示,僅是10月24日當天,便有1058人搭巴士離開馬六甲。
他說,管製令和國家複蘇計劃期間,車站每天的巴士搭客少於200人,駛離馬六甲的巴士也不超過20趟。如今開放跨州後,每天約有80趟的離州巴士行程,平均每天有1000人選擇搭巴士前往別州。
他透露,該車站最高峰期每天有200輛巴士離州,平均每輛載客20人,每天便有6000人搭巴士離開甲州。目前搭客逐漸增多的情況下,當局有必要加速派員來鑒定車站建築物的安全,避免對遊客、搭客的安全構成威脅。
■呂立偉:擔心結構安全

在甲仙特拉車站營業14年的商家呂立偉向陳煒建反映說,車站內確實出現地面下陷情況,早前更有當局派人到來在車站多處挖掘,取走泥土化驗,相信是欲找出地裂和下陷的原因。
他對目前的狀況感到擔憂,擔心車站建築物的結構安全,希望負責的部門單位可以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包括應向商家說明該車站的處境,是否有必要搬遷或重建等。
陳煒建說,他會收集商家的意見和相關資料,再把它帶到馬六甲曆史城市政廳的會議上討論。
■與Goodyield發展有限公司合作
重新發展仙特拉車站

馬六甲仙特拉有限公司與Goodyield發展有限公司,之前已通過私營化合作方案,計劃重新發展馬六甲仙特拉車站。
當時的甲州首席部長拿督斯裏蘇萊曼也說,該計劃估計總值35億令吉,包括涉及數額3億7200萬令吉,74萬3775平方尺的總站土地發展面積,會交由該發展公司出租340個商業單位。
計劃開發的土地屬於馬六甲仙特拉有限公司,面積18畝,分為5個階段進行,總工程2029年完成。首階段工程2022年6月開始,承建總站如巴士抵達與出發站、公寓樓宇、酒店、電影院和商業區等,預計2024年1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