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1日訊)馬六甲市紅屋旅遊景點區即將落實無車區計劃,仍有多項待處理和解決的問題,包括消拯車、救護車和警車緊急事故的通行,甚至會影響馬六甲中央警區警局的運作。
甲市區國會議員邱培棟今日到紅屋勘察無車區地點後,建議當局暫緩落實這項計劃。這項計劃預計今年6月試跑。

他說,這是仿效國外無車區的概念,能夠達到減碳排放和保護馬六甲世遺古跡、建築物用意。不過,落實無車區前,政府應該探討該計劃的實效性,如需有替代公路、完善公共交通,並與商家、居民、旅遊業界等溝通。
“馬六甲中央警區警局就在無車區計劃內,也有交警組,每周五至日,下午6時至午夜12時封路,警局該如何操作?而且紅屋四周公路是主要與繁忙路段,當局必須慎重考慮無車區帶來的影響。”
他說,當局指擔心重型車輛行駛,會影響古跡建築物結構安全,可是封路時段都是晚上,晚上可說是不會有太多重型車輛入無車區。

“全長3公裏無車區,由紅屋前開始一直延伸至英雄廣場前,政府亦把原本4條車道的英雄廣場前的公路,封鎖兩條作為無車區,等於把無車區問題,牽至其他非無車區的地方,間接造成相關地區出現交通堵塞。”
邱培棟認為此計劃應當先暫緩執行,直到有更好解決方案後才落實。

不影響三輪車載送遊客
三輪車夫賴興民說,無車區對三輪車夫接待和載送遊客遊纜景點區的影響不大,卻對自駕遊或其他乘搭旅遊巴士的國內外遊客而言,或許會造成不便,尤其雨天。
他說,我國去年4月開放後,逐漸有遊客回流,包括周末和公假,如今要落實無車區,當局必須考量很多因素,如商家和其他旅遊業界面對的問題,以及遊客該把車輛停泊在什麼地方等,都是要從長計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