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1日訊)因對牛油果情有獨鍾、百吃不厭,退休特許會計師於英國生活30多年後返馬,為能嚐到一口好吃、質量佳的牛油果,啟發他在家園動手種植牛油果樹,更於疫情期間,上網自學牛油果樹嫁接法。
居住郊區馬接翁武柏美新村的戴玉華(67歲)原是一名新加坡特許會計師,目前與愛妻陳慧碧在故鄉享受退休生活。他除了懂得培育牛油果,還對牛油果樹各種嫁接法有一番研究。

戴玉華指出,因工作關係,在英國倫敦生活了30多年。牛油果是當地市集普遍可見的油脂類水果,也是他生活中常食用的高營養食物,尤其牛油果培根三明治乃是他的心頭好,百吃不厭。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2016年退休後,夫妻倆從倫敦回到馬接翁武老家享受退休生活,習慣性食用牛油果的兩人,不時到本地超市購買牛油果解饞,卻發現市面上的牛油果品質不如預期,因此萌生親自動手種牛油果樹的想法。

他說,2017年在機緣巧合下,獲親友贈送兩棵牛油果樹苗,讓他如願在屋後種植牛油果樹。他遂於2018年及2019,另種植台灣及越南品種牛油果。最初的兩棵果樹為B型花,台灣及越南品種果樹則是A型花。
戴氏住家後院目前有4棵高大茁壯的牛油果樹,以及無數棵樹苗。他的退休生活中,一周3天為定期遊泳日外,其餘時間都用於打理家中的花花草草,十分充實。

根據網絡資料,雌雄同體的牛油果隻有A型花和B型花,A型花上午是雌花接受花粉,下午是雄花脫落花粉;B型花則在上午是雄性脫落花粉,下午是雌性接受花粉。

重量可達800克 比其他品種大
牛油果花每年盛開兩三次,約3個月後便有收成,結成的果實重量介於400克到800克不等。
戴玉華指出,最初種植的兩棵果樹中,其中一棵在種植3年後便開花結果,每年記錄上百顆果實收成。

“該果樹於2022年12月再開花,卻碰上雨季導致牛油果花被雨水打落。原以為會收成欠佳的果樹,竟意外豐收,結了300多顆牛油果,刷新紀錄。”
他指出,牛油果重量介於400克到800克,比一般市場普遍可見的哈斯(Hass)品種牛油果,來得更大更重。

他說,牛油果有所收成後,除了自家食用,也會分派給親朋戚友及鄰居享用。
愛好做筆記的戴玉華,會將所有牛油果“輸入”(收成)及“輸出”(分享)記錄在電腦筆記中,方便他統計每年的收成。
從外國帶回種子栽種
戴玉華到海外旅遊時,會到當地市集逛逛之餘,也會順道購買牛油果品嚐,並將合他口味的牛油果種子帶回家育苗、種植。

屋子後院的越南及台灣品種牛油果,正是戴玉華在該國與地區旅遊後,帶回國的種子。
“孩子在倫敦畢業後,前往台灣深造,因此家人有機會到台北旅遊,品嚐到好吃的牛油果。另一回則到越南河內旅遊,吃到牛油果的味道很好,因此把種子帶回家栽培。”

他說,台灣品種的牛油果樹自2018年種植至今,苦等多年,終於去年開始結果,令他喜出望外。
他指出,4棵果樹當中,目前有兩棵果樹開花結果,另兩棵果樹則可能基於土質、營養等因素,僅開花但未結果。
疫情間上網學嫁接法
2020年疫情來襲,因行動管製令落實沒法外出的戴玉華,決定自我挑戰,未免在家無所事事,開始上網搜查資料,學習各種嫁接法,以嫁接牛油果樹。
戴玉華如今懂得以芽接法(bud grafting)、高壓法或靠接法,嫁接牛油果樹,而他最常采用的是芽接法。

他說,起初先以牛油果種子栽培樹苗,遂在6個月後,向樹苗進行嫁接。
他指出,本身也會網購其他品種牛油果樹,以嫁接在本身栽培的樹苗上。
戴玉華至今依然喜歡食用牛油果,簡單的一餐不僅美味可口,也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