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5日訊)天氣炎熱,民眾受促減少戶外活動,以及多喝水,以免中暑。
根據氣象局報告,近日來,我國的天氣異常炎熱,氣溫或超過35度,未來7天將處於幹燥炎熱,若在炎熱天氣走動,皮膚猶如被滾燙火灼傷,為此,新馬六甲花園賴鴻福西醫藥房賴鴻福醫生勸請民眾,尤其是上年紀、孩童、患有健康問題,如肺部、中風等,盡量不出外,避免中暑。

至於那些喜愛運動者,也受促減少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戶外運動,因為這段時間蚊子最為活躍,易被叮咬而患上蚊症。
賴鴻福告訴《中國報》,由於近日氣溫不斷上升,公眾最好是盡量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在上午11時至下午4時,也就是炎熱天氣的高峰時段,高風險群體如嬰孩、孩童及樂齡人士,需確保飲用足夠的水,避免脫水。

他說,若需要出外,駕駛外出時也盡量避免長時間停車時待在車內開冷氣等待,若有可能找遮蔭地方,使用防曬、雨傘等,避免被曬傷。
穿著方面,他鼓勵民眾穿亮色、寬鬆、輕薄的衣服,如此一來,可協助身體散熱。

“飲食方面可喝加鹽的碳酸飲料,也可多吃西瓜,或水份多及營養高的水果解暑,但若找不到這些飲料或水果,最簡單的就是多喝溫開水。”
他也提醒那些身體不適者,如腹瀉,也盡量留在家,因為在外暴曬後容易流汗、脫水,可能會中暑。
他解釋說,中暑是體溫過高引起的疾病,通常是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或在高溫環境中勞動或運動造成,也會出現抽筋、頭痛、反胃等症狀。

冰冷涼茶解暑 受歡迎
天氣熱到爆,冰冷涼茶解暑,大受男女老少喜愛!
甲市武吉拉也興記涼茶(四代祖傳)業者,即劉秀玲及茹偉樑兩母子說,由於該涼茶生意的顧客,以巫裔占半,適逢齋戒月,生意也減半。
劉秀玲說,該涼茶攤已有50多年曆史,售賣竹蔗、王老吉、菊花及車前草水,都受顧客喜愛,也售賣“加料”藥粉,包括咳嗽、喉嚨痛、退熱、感冒等,作為良藥。

茹偉樑指出,天氣炎熱,大部分光顧的顧客都選擇冷涼茶,也有些在場一口氣喝下兩杯解渴。
他還說,雖說大熱天涼茶生意好,但齋戒月期間會少一些,所以沒特別準備多的涼茶。
中醫師公會施診所“備戰”
馬六甲中醫師公會會長楊偉雄博士說,公會屬下施診所已在展開監督,一旦出現中暑病例,將給予適當治療。
他提醒公眾,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高風險群體需要維持每天攝取至少8杯水,避免脫水。

他建議早晚用蜂膠噴霧劑噴於口腔內,或可自煲八寶涼茶如泡參須、羅漢果、菊花、夏枯草、金銀花、魚腥草及甘草等排除體內熱氣,可以避免因熱氣而中暑。
“預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嚨黏膜的濕潤,不能讓喉嚨幹燥。喉嚨的黏膜幹燥,在10分鍾內,病毒就能入侵體內。每次喝50-80cc的溫水,孩子30-50cc,覺得喉嚨有點幹就喝,喝水不用一次喝很多,因很快排出體外,而是要一直保持喉嚨濕潤不幹燥才是正確。煎炒炸辣食物先暫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