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2日訊)隨著政府取消柴油津貼,加上其他不確定因素,間接性導致房屋發展成本喊漲,使得夾在高昂建材開銷及政策壓力之間的發展商,苦不堪言。
大馬房地產發展商會(REHDA)甲州分會主席拿督吳俊豪坦言,州內發展商目前面對建築相關材料價格節節上升,漲幅介於最低10%至最高30%的情況。盡管如此,同業們依然選擇自行吸納。
“惟在建材不斷喊漲的趨勢逼迫之下,發展商憂‘再也頂不下去’,最終唯有調漲房產價格止血。”

他說,甲州發展商面對建築及發展成本價格上漲的嚴峻考驗,當中包括本月機械開銷相較年初,增長20至30%;預拌混凝土平均調漲10至15%,且有關漲幅將持續攀升;砂石漲價15至20%;沙10%,以及基礎建設開銷整體上漲15至20%。
吳俊豪今日在記者會上指出,種種因素導致房屋發展成本漲價,加上政府落實的房屋政策與規定,導致發展商雪上加霜。
他舉例,州政府強製每項70單位的房屋發展計劃,必須由發展商自行興建一座水庫。
“單是建設一座水庫的開銷,已高達160萬至180萬令吉之間。倘若將該筆開銷轉嫁至購屋者,將導致各個房屋售價,面臨2萬至3萬令吉漲幅。”
他說,大馬建築工業發展局近期向鋁製建材施加規範,包括限定鋁材料厚度等,造成發展商建築成本受牽連,上漲20至30%。
他希望政府重視發展商面對的困境,並介入管製建材價格,協助發展商度難關,維護州民福祉。
在場者有大馬房地產發展商會甲州分會前主席拿督斯裏吳金華、署理主席拿督斯裏傅玉誠及委員拿督鄭祖翰等。

■吳俊豪:冀檢討GPP
吳俊豪希望甲州政府重新檢討房屋規劃指南(GPP),讓B40低收入群體購房福利受關注之際,不犧牲及影響M40中等收入群權益。
他說,州內各項房屋發展項目中的60%房產,是受當局控制與限製的可負擔型房屋,需涵括10%廉價屋、10%中低價屋、15% A型可負擔房屋、15% B型可負擔房屋,以及10%頂價為40萬令吉的房屋。
他說,房屋規劃指南修改後,進一步加重發展商興建可負擔房屋的負擔。
“這導致20’x65’可負擔單層房屋售價,從原本18萬令吉下滑至12萬令吉。無形中造成其他40%,不受可負擔房屋政策限製的房屋價格受影響,加重M40群體負擔。”
他希望政府關注B40群體之餘,也勿忽略M40群體,尤其讓後者也享有相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