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忙到晚溫飽善信 北添宮齋廚義工 無私
(馬六甲3日訊)每年的九皇大帝聖誕千秋寶誕期間,馬六甲北添宮的齋廚總少不了一群默默奉獻的義工,他們從早忙到晚,用行動詮釋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數十名來自各階層的義工不求回報,隻為確保每一位前來的善信都能享用到廟裏提供的免費齋食,用他們的汗水與努力為廟會增添一份溫暖。

該宮膳食義工楊秀雲(65歲)就是其中一位奉獻者。
楊氏向《中國報》記者披露,她在十多年前便開始參與九皇爺廟會的義工服務。
她回憶說,當時我隻在初九這天來幫忙,並不知道初一到初八也有供齋。

她提到,後來有一年她發生了車禍,左手臂脫臼,情況嚴重,甚至做了手術,休息了6年沒能來幫忙。
“康複後,偶爾會回來,直到近幾年,每逢九皇爺誕期間,我天天都會報到。”

楊秀雲住在巴也隆布,每天早上騎摩哆到來北添宮服務,路途耗時將近半小時。
楊氏坦言,其家人常常為她擔心,特別是交通繁忙、危險的情況下,但她依然堅持每天到廟裏做義工。
“我一般早上處理完家裏的事務,大約8點就來到北添宮,農曆九月初一的今天,我是第一個到的義工,隨後其他人陸續到來,大家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往往要忙到下午5點左右,看當天的工作量而定。”

廚房工作繁重
每天準備600份食物
九皇爺寶誕期間,北添宮每天中午及接近傍晚都為善信們提供免費素食,廟內的廚房工作繁重,需要準備每天600份的食物。
楊秀雲指出,其中削南瓜是一項不容易的工作,除此之外,還有黃梨、薑等需要處理,所有食材的處理過程都不簡單。
她說,近年來,義工團隊每天輪流上陣,大約有20多人負責洗菜、切菜、挑選蔬菜及烹飪,大家分工明確,根據各自的特長安排工作。
“盡管工作繁重,但義工們從未喊苦。”

楊秀雲還提到,以前很多義工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經驗豐富。
“在疫情爆發前,很多老人家都住在廟裏提供的宿舍,能夠隨時幫忙處理廚房工作。”
她說,由於疫情和其他因素,如今許多年老義工無法繼續參與,然而新加入的義工們接過了他們的接力棒,繼續為信徒們服務。

第二次參與義工
陳秋蓉(62歲)也是北添宮的熱心義工,今年是她第二次參與義工服務。
她指出,去年第一次來這裏拜神,看見許多師姐們在廚房幫忙,便萌生了加入義工隊伍的想法。
經詢問後,北添宮允許她參與,從那時開始,她每年都會來。

陳氏指出,通常早上8時左右便到廟裏幫忙,中午1時需要離開,因為還要接孫子放學。
她坦言盡管時間有限,但依然能夠參與義工服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我主要是奉獻自己的時間與力量,看到善信和民眾前來用餐,心裏特別開心,覺得幫助他人是件好事。”

住持:齋食需求量大
急需更多善信獻身
北添宮住持陳誌群指出,每年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的九皇大帝慶典期間,該宮都會在中午期間提供午餐,下午5時提供晚餐,供廣大善信與民眾享用。
他說,初三、初六和初九的犒軍日,食材的準備量會大幅增加,平日則以三菜一湯的形式供應。
“平均每天約有600人用餐,但在犒軍日和拜鬥時,人數會顯著增加。”
陳誌群披露,目前有約20名義工負責北添宮的廚房工作,但由於齋食需求量大,義工們的工作相當繁重,尤其在九皇爺神誕期間,廚房時常應接不暇,廟方仍急需更多善信加入義工行列。
他說,義工們主要負責清洗和切剁食材,而烹飪工作則由專人負責,雖然工作量大,但整體而言並不算太過繁重。

減輕廟方負擔
陳誌群欣慰的是,每年都有許多義工前來幫忙,大部分是退休或樂齡人士,然而也不乏年輕義工的加入,大家同心協力,減輕了廟方的負擔。
他披露,許多義工甚至特地放下工作,抽出時間義務服務,確保每一位信徒都能享用到齋食。
陳誌群補充道,北添宮提供的午餐與晚餐,不僅歡迎善信免費享用,也允許他們打包帶走。雖然該宮供應的都是素食,但食材用料十足。
為了支持九皇爺神誕期間的齋戒,廟方鼓勵善信在此期間茹素,以示虔誠,並遵守行善、積口德、不殺生的宗旨。除了廟裏每日的三餐,初三、初六和初九的犒軍日需要更多的義工幫忙準備餐食。
陳氏也感謝座主寶誕期間,還會收到許多善信捐贈的米糧和新鮮蔬菜,確保從初一到初九的齋食供應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