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4日訊)為吸引更多新生報讀,公教小學董家協宣布,將贈送明年報讀的一年級新生及轉校新生一整套學習用品,包括校服、校褲、校鞋、書包、文具盒及水瓶。
該校家協主席李時樺今早在該校舉辦建校96周年義賣會記者會上,發布上述好消息。

他指出,該項福利涵蓋一至六年級的新生,旨在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同時提升學校的吸引力。
該校校長陳德文指出,今年有11位六年級學生將畢業,然而目前報讀該校的學生僅有7位,不排除學生會再減少的可能。
他提到,學校目前共有59名學生,每個年級設一班,但近年來新生人數減少,如何增加學生來源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課題。
“本學今日舉辦的建校96周年義賣會,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籌款活動,設置了50個熟食攤位及6個遊戲攤位,目標籌款額為8萬令吉。”

陳德文坦言,籌得的資金將用於改善學校軟硬體設施,包括一體機的維修費用及禮堂LED平面屏幕的安裝等。
他說,學校始建於1928年,一直秉持提升學生學習環境的宗旨。
“本次義賣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家協基金注入更多資金,也展現校方與家協攜手推動學校發展的努力。”
另外,行動黨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誌俍出席該校義賣會活動時,也宣布撥款2000令吉作為該校活動經費。
出席者尚有公教小學董事長張德福神父、董事曾永安、家協副主席江楷棋及第一副校長梁櫟麗等。

■人數曾高達1500人
公教小學曾在1990年代迎來巔峰時期,當時學生人數高達1500人。
該校校友會顧問李忠霖指出,他當時就在該校求學,由於學生太多,校方將一至六年級分為上午班和下午班,以解決課室容量不足的問題。
他認為,早期該校學生主要來源於甘榜拉班花園及附近區域。
“當時交通不如今日便利,學校成為附近家庭的首選。然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及人口遷移趨勢,學生人數逐漸減少。”
李氏說,年輕家庭因市區房價高昂而外遷至市郊,選擇離市區較遠的學校,如古魯蒙培一小學,目前該校學生人數已超過千人。
“市區範圍內有多所華文小學,如中國公學、育民小學、培德小學等,提供更多選擇,也進一步分散公教小學的學生來源。”

■李忠霖:母校能重現輝煌
身為公教小學校友的李忠霖,對母校的未來仍充滿信心。
他坦言,公教小學軟硬體設備非常完善,隻要家長願意讓孩子來該校上學,該校仍能重現往日輝煌。

李忠霖在2016年成立公教小學校友會,並擔任首屆主席,如今則是校友會顧問。
他與校友們多年來積極聯絡昔日同窗,增強校友與母校的聯係。
他相信,公教小學就如每位校友血液中的一部分,隻要一步一腳印,學校仍有無限潛力,希望家長給予機會,讓孩子在公教小學成長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