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六甲头条|身体力行温故知新 800“壮士”保山 够勇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马六甲头条|身体力行温故知新 800“壮士”保山 够勇

    (马六甲29日讯)800名男女老幼“壮士”今早一步一脚印踏上三宝山,重演40年前“挽救三宝山”运动的画面,身体力行告诉新生代温故知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该项由马六甲行动党主办的“挽救三宝山”40周年纪念义跑活动,共分50公里超级马拉松及2公里义跑,约百名超级马拉松跑步者于今日午夜零时,从淡边勒巴州选区服务中心开跑,于早上7时左右抵达甲市林镇藩酒家,再与2公里义跑组别的参与者,一同跑至三宝山,重演40年前行动党众领袖为了保山而步行至三宝山的事迹。

    年届83岁的林吉祥(右)在邱培栋的陪同下,慢慢步上三宝山山顶。

    午夜时分,行动党元老丹斯里林吉祥、甲州主席邱培栋等人在淡边主持开跑仪式后,跟着参与者步行一段路程,尔后邱氏今早在第42公里处,与50公里超马参与者完成首阶段的义跑。

    (视频:郑馨羚)

    在林镇藩酒家,林吉祥、邱培栋、行动党顾问陈国伟则一同为第2部分义跑主持挥旗礼,此处约有700名参与者,年届83岁的林吉祥在一众领袖、40年前曾参与保山运动的长辈袁瑞德、彭苟、前州议员拿督赖君万等陪同下,步行至三宝山山顶,精神可嘉。

    林吉祥(右3起)、陈国伟及邱培栋为“挽救三宝山”40周年纪念第2站义跑活动,主持挥旗礼。

    行动党主席林冠英因班机诞误,于接近上午8时55分左右才抵达三宝山顶,错过与众人重演捍卫三宝山的事迹。无论如何,其到来仍受到众人的热烈欢迎。

    林冠英致词时形容,保山成功象徵民主的胜利,也是伟大的历史政治里程碑。

    义跑参与者与嘉宾齐高喊“挽救三宝山,成功!”

    他说,保山行动告诉大家,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艰难的事都能够做到,也让人民引以为傲,有信心恢复大马的民主制度。

    陈国伟:人民力量成果

    陈国伟说,成功保住三宝山,是人民力量结合火箭精神的成果。

    他指出,1984年挽救三宝山成功的例子,后来在1998年也成功挽救吉隆坡广东、福建和广西义山。

    邱培栋(右)赠送纪念品给林冠英(左2)。左是袁瑞德,左3起林吉祥及陈国伟。

    “1998年,有关义山接获封山通知后,引起强大舆论,政府最终后收回决定。”

    不过,他提醒,由于很多华人义山地理位置好,具高商业价值,故随时存在危机,很多人还是对义山虎视眈眈,不排除日后还会有徵用、铲平义山来进行发展的举动,因此大家必须警惕,不能忘记保山历史。

    另外,赖君万回忆,1984发生三宝山事件时,他为时任榴梿老温区州议员, 当时与众领袖都是凭着一股傻劲,在人民力量支持下,成功保住这座历史遗产。

    一些民众抱着幼儿上山。

    邱培栋:面对不公 奋力捍卫

    邱培栋指出,尽管挽救三宝山运动已过了40年,但人人仍有必要延续这股精神,在面对不公时奋力捍卫,做对的事。

    他说,1984年9月2日,行动党社青团举办了挽救三宝山马拉松脚车行,半途招致警方阻挠,最后该党元老们决定由普罗士邦步行至三宝山,充分展现火箭“打死不走”的精神。

    “保山事件也让人民看到,行动党是廉洁的政党,当时发起一人一元保山运动,以协助三宝山地主青云亭偿还逾20万令吉的地税,那时筹得2万令吉,在群众力量下,时任相马哈迪最终介入喊停铲平三宝山的行动,而这笔款项也被存入定期,在40年后的今年初,我们将母金与利息共9万7447令吉交还给青云亭。”

    参与义跑的民众登上山顶,完成“保山”壮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陈亚才:多元化维护三宝山 可申请列国家文化遗产

    (马六甲22日讯)文史工作者陈亚才指出,在马六甲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架构下,可以考虑将三宝山申请为国家文化遗产。

    他说,对于三宝山未来展望,可提升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三宝山的维护也应思考,如何能从华社走向多元,让非华裔更深刻认识三宝山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需要思考文化遗产的公共性,如三宝山的社区概念,从义山延伸出去,并建议考虑将三宝山申请为国家文化遗产。至于其他建议,则是在三宝山举行的全国华人文化节点燃火炬仪式,可以考虑创造性的提升,使该项活动和仪式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参与感。”

    陈亚才(右)在会上与出席者,探讨三宝山的后续维护工作。
    陈亚才(右)在会上与出席者,探讨三宝山的后续维护工作。

    陈亚才认为,作为未来展望,亦该提升三宝山作为户外学习的场域,包括义山墓碑研究、重要墓碑的拓碑、拓碑技术传授,及户外活动规划,发展成为品牌活动。

    他今日出席在马六甲荥阳堂郑氏宗祠礼堂,举办的守护三宝山运动40周年之回顾与展望论坛,这么说。

    出席守护三宝山运动论坛的嘉宾与工委成员。
    出席守护三宝山运动论坛的嘉宾与工委成员。

    在场的有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爱极乐州议员郭子毅、怡力州议员林朝雁、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主讲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安焕然、文史工作者陈寿锦、主持人谢振伟、甲华堂主席房有平、署理主席萧汉昌等。

    主讲人接领礼物。左2起安焕然与陈亚才,右2起谢振伟与陈寿锦。左为萧汉昌,右为吴汉坤、中为房有平。
    主讲人接领礼物。左2起安焕然与陈亚才,右2起谢振伟与陈寿锦。左为萧汉昌,右为吴汉坤、中为房有平。

    陈亚才说,三宝山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墓地,更具备深厚历史与文化价值,必须长久保留,毕竟华人墓碑碑文是研究地方文史和民俗的重要资料。

    一名长者在会场阅读三宝山事件史。
    一名长者在会场阅读三宝山事件史。

    三宝山是华族就地生根证物

    安焕然说,先辈们留下的资产,是团结和凝聚华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唯我国华巫种族极度矛盾在1980年代却显恶化,尤其是1984年甲州政府以商业发展为由,计划铲平三宝山,掀起轰动一时维护三宝山运动。

    安焕然分享三宝山文化发展与传灯的由来。
    安焕然分享三宝山文化发展与传灯的由来。

    他说,该场民间华社抗拒官方因经济发展决策的运动,激起本地华人的历史意识,因为在华人心中,三宝山上万余墓冢,是华族就地生根的证物。

    他透露,从郑和的伟大传述,再下续至500多年来华族的历史命运,让人对三宝山的遐思与哭泣,反映出在大马华人社会,郑和这历史人物已形象化成具有维护华人文化之根的象徵,更与华教斗士林连玉、吉隆坡开拓者叶亚来一样,成了马华魂的象徵人物。

    维护三宝山 需纳新元素

    陈寿锦说,维护三宝山需要的不仅是运动,更需纳入新的元素,就如2012年甲州办的全国文化节曾建议,让二十四节令鼓在三宝山响起,让传灯的蜡烛在三宝山点燃传承,便是最好的例子。

    他指出,2006年的三宝山文化火炬行,因各种因素造成上山群众越来越少,甚至有人提出质疑,指三宝山只是荒废坟场,是不祥之地并建议火炬行移到山脚,唯之后引起华社回响,认为不尊重文化和对不起先祖,事件才平熄下来。

    他透露,到了2007年推出在山顶举行的“三山九九.重阳登高”后,维护三宝山才逐唤醒人们对文化的重视。如今,三宝山依然存在,即使人们不来参与,但却可以从三宝山走出去,走入社区唤醒人们参与,共同维护三宝山的历史文化与价值。

    萧汉昌:华团应再次出来
    为华社提出新论述方向

    萧汉昌指出,时代变迁,虽然多元文化已得到认同,但仍面对单元思维的冲击而裹足不前,华团应再次出来引导,为华社在国家政经文教领域的发展提出新论述及方向。

    他说,这可促使华裔政党在政经文教大方向上发声,共同努力、互补不助,也在各自阵营友党提出公平与多源流政策,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马来西亚才有希望,尤其二党制的出现,是希望互相制衡,而群众更期待共同创造美好的马来西亚,因为国家的内耗、口水战,只会是一潭死水。

    他透露,在马六甲产生沸沸扬扬的三宝山守护事件中,保存了华人在马六甲政经文教上的见证及努力,当年各社团经过紧张、不安,但积极参与守护三宝山运动下,课题最终平静下来。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气浏览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