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7日訊)雪州56家養豬場的7萬6000頭豬隻因感染非洲豬瘟必須被銷毀,豬肉商可能會引進其他州屬生豬以應付市場需求,進而影響甲州的生豬供應,豬肉價格最快或會在下周出現波動。
根據雪州獸醫局數據,雪州擁有114家合法養豬場,共飼養約25萬頭豬,據悉該州的養豬業僅足以應付州內需求,如今逾7萬頭豬被銷毀,雪州豬肉商或會向最靠近的霹靂或柔佛購入生豬,造成甲州豬肉的供應也可能受影響。

據記者向市內豬肉商了解,目前的生豬供應尚算穩定,價格維持,從華人新年至今,生豬價是每100公斤約1570令吉,而經有捉豬商要求下周開始,給豬肉商的供貨必須現錢交易,因此估計最快下周豬肉價會有所波動,同時不排除未來數月,特別是端午節來臨,華裔消費者對豬肉需求量增加時,其價格會漲得更高。
林臥豹父子豬肉商東主林臥豹受詢時,不排除不久後豬肉會漲價。
“生豬價格是農場和捉豬商那邊製定的,如果他們起價,(對豬肉商)也是沒辦法的事,希望別漲得太離譜就好。”
他說,全國目前主要的養豬業分布在檳州、霹靂及柔佛,其店的豬肉是從霹柔兩州買進。
他指出,由於供求差異大,養豬場為了應付市場需求,豬隻還未養到最高峰的體積便趕著出貨,
使目前的生豬都比較小。

林亞結:下周生豬須現金交易
明光企業負責人林亞結指出,其店的生豬是來自霹州,相信是有雪州的需求,生豬供應變得有些吃緊,捉豬商要取貨就得喊更高的價格,因此經告知他下周生豬送到,必須以現金交易,這無疑對豬肉商來說是一種壓力,有時候還被迫預支開銷,但也無可奈何,不然就沒有豬肉供應。
他說,其店每周買進約12頭生豬,若以目前的生豬價格、每頭生豬100公斤的重量來計算,在捉豬商強製要求現金交易的情況下,他每周必須準備約1萬8000令吉的資金來周轉,的確有些吃力。
“還不知豬肉會漲多少,若像報導預測的每百公斤可能漲200至300令吉,等於每公斤豬肉也售價也會上漲2至3令吉。沒法子,豬肉貴來貴賣,多數顧客也習慣了豬價波動,起價時就買少一些,或者改買進口冷涷豬肉。”

林臥豹:進口豬肉存安全隱患
林臥豹說,檳、霹、柔的養豬業,估計僅足以供應國內一半的市場需求,因此還需靠一些冷凍進口豬肉,但來源未獲得嚴格的管製,對消費者來說存在食物安全的隱患。
“比如進口冷凍三層肉,價格從每公斤十餘令吉到廿餘令吉的都有,差異在哪裏?就是品質的問題,當中可能還是淘汰豬肉,會吃壞人,別把消費者當垃圾桶!”
林氏在一年多前因本地豬肉短缺,曾引進售賣由美國、西班牙、德國、澳洲等地進口的冷凍豬肉,但後來市上的“惡性競爭”太嚴重,於兩個月前開始不再零售進口豬肉,專注於本地豬肉。
他說,盡管本地豬肉和進口冷凍肉價格相差約30%,但顧客還是很支持本地貨。

非洲豬瘟重創未恢複
林臥豹盼政府助重建
馬六甲約3年前爆發非洲豬瘟事件後,如今養豬業尚未恢複,也是前豬農的林臥豹認為,獸醫局應該采取更主動的角色,把化驗好的安全豬隻發給豬農飼養,讓他們重新作業。
“要豬農自己化驗豬隻,他們誰要做?而且可能會出現差錯,根本就不保障,由獸醫局統一檢驗才是最好的方式。”
同時,他認為,在目前“艱難”的時候,任何一方包括政治人物別一味要求豬農采用先進的封閉式養豬,而是逐步重振養豬業再慢慢改革。
他也說,豬農必須積極向獸醫局爭取權益,強烈要求他們供應安全的豬隻,如果還是被動,等到可養豬時,放置很久沒使用的農場設備可能會損壞,到時又得花錢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