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7日訊)隨著端午節臨近,粽子需求增加帶動原材料熱銷,迄今市場上粽子原材料供應充足,且價格普遍低於去年,唯相信因經濟不景氣,銷量並未大幅增長。
《中國報》探悉,主要受出口價下調及彙率走低的影響,進口成本隨之降低,今年粽子原材料的價格相比去年明顯下調。

例如粽葉、香菇與蠔幹等傳統配料的價格同比下降5%,五香粉則上漲5%;唯有蝦米與意大利進口栗子的價格維持不變。
雖然原料便宜有利於消費者,但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即使價格下調,也難以明顯刺激消費者的購買力。業者估計,今年相關商品銷量與去年持平,未出現明顯增長。
業者受訪時說,隨著消費習慣的轉變,現成粽子更受消費者的青睞,批發市場需求也因此持續增長。
“端午節雖為中華傳統節日,然而現代生活節奏加快與消費習慣轉變,使得粽子市場逐漸由“自製”轉向“現買”,未來市場發展仍待觀察。”
此外,業者坦言,現在的粽子種類更多元,有些廠商甚至推出鮑魚粽、五穀粽,滿足不同口味,但這些多為廠商創意,並非市場主流。

鄧信孝:購買力疲弱
板底街裕生隆有限公司董事經理鄧信孝指出,今年粽子原材料價格相比去年明顯下調,主要受出口價下調及彙率走低的影響,進口成本隨之降低。然而,市況持續低迷,導致市場購買力始終疲弱。
他指出,粽葉、香菇與蠔乾等傳統配料的價格同比下降5%,五香粉則上漲5%;唯有蝦米與意大利進口栗子的價格維持不變,前者因供需穩定,後者則因本身售價較高、波動幅度較小。
他說,粽葉主要依賴中國進口,尤其是品質上等的“上海粽葉”,因其泡水後不易破裂,深受市場歡迎。粽葉寬度介於8公分至12公分之間,其中11公分寬、300克包裝的粽葉最受歡迎,售價13令吉。
“目前每年維持進口一個貨架的粽葉供應,全馬銷售,供應穩定。但銷量與去年相當,沒有大幅增長。”

粽葉降價10%
東街納源發成興記海味莊有限公司董事經理楊添毅受訪時說,粽葉今年售價下調10%,進口量增加50%;但意大利進口栗子因歐元彙率上升,價格隨之略微上漲,導致進口量減少約30%。
他說,600克的大片粽葉10公分至12公分,每包售價介於28令吉50仙至32令吉50仙,其中最暢銷的是10公分寬的粽葉,兩片就能包裹一粒肉粽,特別受家庭主婦歡迎。
“香菇因冬春為盛產期,價格有所下降,其中光面菇價格下降20%,花面菇下降10%。蠔乾用途不止於粽子,其價格也下降了10%。”
他還說,糯米、蝦米、鹹蛋、五香粉及泰國香米等主要材料價格整體保持穩定,不過蝦米未來可能因產量減少而略有上漲。

楊添毅:商家為主要客戶
楊添毅指出,相較往年以家庭主婦為主的顧客群,今年則以粽子成品製造商與食品商家為主要客戶群。這些商家會大量采購原料後,製作粽子再批發至咖啡店、旅遊景點、飲食中心等地販售。
“大約有60%以上的銷量來自商家訂購,他們多數以合單采購粽葉與配料。”

他補充道,除了端午節主打原料外,該進口商也全年進口多種海味、藥材、罐頭等食品,包括鮑魚、魚漂、海參、當歸等,銷售對象涵蓋家庭及食品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