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六甲头条|忌过量不上火 糖友也饱口福 吃对榴梿 可保健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马六甲头条|忌过量不上火 糖友也饱口福 吃对榴梿 可保健

    (马六甲21日讯)榴梿魅力无法挡,因此榴梿季节也是许多民众容易“上火”的季节,如何把榴梿吃好可谓一门学问,懂得掌握技巧,连糖尿病患者也有福享用“万果之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六甲中医师公会会长杨伟雄受询时指出,榴梿果肉性热,味辛甘,归肝、肺、肾经,具有健脾补肾、温阳散寒、强身健体等功效,《本草纲目》亦记载榴梿“可供药用”,对阳虚体质,即怕冷、胃不舒服、容易疲倦、精神较差,中气不够的人,榴梿可说是身体最佳的补品之一。

    杨伟雄说,对阳虚体质,即怕冷、胃不舒服、容易疲倦、精神较差,中气不够的人,榴梿可说是身体最佳的补品之一。
    杨伟雄说,对阳虚体质,即怕冷、胃不舒服、容易疲倦、精神较差,中气不够的人,榴梿可说是身体最佳的补品之一。

    “从中医角度来看,男士吃榴梿有助补肾壮阳,强身健体;女士的话,特别是经痛、湿气重,太晚冲凉或反复处在忽冷忽热的环境,导致体质比较寒性的,或有虚寒的胃痛病,都可吃榴梿补助。”

    不过,他强调,吃榴梿避免过量,一般人每天吃2至3核就足以保健;曾染上新冠肺炎者,肺会比较弱,肠胃比较虚,同样建议一天2至3核,对强肺预防咳嗽有帮助。

    “年长者的气血循环比较弱,吃少量榴梿有助提升免疫系统和能量,精神更好,同时可增加肠胃的运作和温热感,容易排便。”

    白天吃榴梿,并且多喝水加上活动量,可让身体代谢将榴梿的营养均衡分布到身体各部位,有助避免血糖问题。
    白天吃榴梿,并且多喝水加上活动量,可让身体代谢将榴梿的营养均衡分布到身体各部位,有助避免血糖问题。

    “现代小孩多吃煎炸食物,饮水量少,体内热量比较高,所以每日也可以吃2、3核榴梿,特别是孩子已7、8岁但还有尿床习惯的,吃榴梿会有改善。”

    至于糖尿病患者,杨伟雄说,只要每日限制1至2核果肉,同样可享受到榴梿的美味。

    他指出,糖尿病患者本身热量高,因此最好在早上或中午时分吃榴梿,吃了过后最好有运动量,并且多喝水,让身体代谢将榴梿的营养均衡分布到身体各部位,就不会储存糖分,导致血糖过高的问题。

    各款凉茶包都有散热降火润肺的功效。
    各款凉茶包都有散热降火润肺的功效。

    杨伟雄:搭配凉茶 温补身体

    杨伟雄说,当今榴梿种植经过改良,营养价值更高,早期榴梿种籽大果肉薄,所以即使吃下一整个也不会发热,反看现在榴梿果肉厚籽小,吃下整个榴梿如同以往3至4倍多的果肉,因此更容易上火。

    他建议,吃过榴梿可配搭凉茶如薏米、泡参须、菊花等,让身体温补到来又不会有过多的能量,避免上火和热气。

    “女性的话,可在晚上配点珍珠粉吃,也有助中和掉火气。”

    他说,传统的榴梿壳降火方法也是有效的,除了用壳盛水加盐喝,榴梿壳去掉青刺取白色的部分,用小火煮30分钟至1小时再加点盐凉水喝,效果更好。

    “身体容易上火发热气的人,在白天吃1、2核冷藏的榴梿当作药膳食疗,也是可以的。”

    潘淑云:流感也引发热气

    潘淑云(前右)耐心回应顾客的询问。
    潘淑云(前右)耐心回应顾客的询问。

    武吉峇汝乐安参茸药行负责人潘淑云指出,羚羊水、老洋参、洋参须都是适合降火的凉茶类。

    不过,她说,最近天气变化大,许多民众上火,很多时候是伴随感冒而发的热气,不全是榴梿惹的祸。

    “特别是现在流感病毒相当强,从多数顾客的身体状况来看,多数是感冒发的热气。”

    最近天气变化大,许多民众上火,纷纷到中药店购买凉茶解热。
    最近天气变化大,许多民众上火,纷纷到中药店购买凉茶解热。

    她说,现代人生活忙碌,一般都没时间自己煲凉茶或炖中药,为了方便顾客,该药行每天都准备多种煮好的凉茶装在瓶子里出售,有些顾客会会一次过买上8瓶10瓶,放在冰箱冷藏备用。

    “我们也有即饮的多款中药液,顾客买回家泡在热水中加温后便可饮用。”

    至于女性若遇上经期,她说,可选择性平的凉茶类,比如菊花,也可加些珍珠粉来解热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