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马六甲头条|口感朴实 年轻人不爱 海南面包 恐消失 | 中国报 Malacca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日马六甲头条|口感朴实 年轻人不爱 海南面包 恐消失

    (马六甲10日讯)曾是马六甲人早餐首选的传统海南面包,如今因市场需求锐减而逐渐式微,未来甚至可能面临消失的危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现年75岁的王振义接受《中国报》记者访问时坦言,他自14岁起售卖海南面包,见证了其由盛转衰的过程。

    ■王振义指传统海南面包也有咖啡店面包之称,外观简单而古朴,如今的年轻一代不再青睐。
    ■王振义指传统海南面包也有咖啡店面包之称,外观简单而古朴,如今的年轻一代不再青睐。

    他说,该传统面包逐渐被更精致的面包取代,尤其年轻一代已不再偏好这种口感朴实的面包。

    他谈到,海南面包在早期(1980年代至2000年代)深受本地咖啡店欢迎,旺季时能售出8盘(数十粒)面包。

    “随着许多传统咖啡店的关门,仅剩少数老顾客仍坚持购买,一些从小吃惯这种面包的人偶尔回头光顾。而如今的年轻消费者则大多选择口感更软、外观精美的面包,逐渐冷落了海南面包。”

    ■8粒海南面包为一盘,每两粒价格为3令吉,4粒为6令吉。
    ■8粒海南面包为一盘,每两粒价格为3令吉,4粒为6令吉。

    王氏举例,以前鸡场街有5家咖啡店固定进货,如今仅剩一家。

    他无奈地指出,一些传统咖啡店因租金昂贵及后续无人而结业,新兴的现代咖啡馆对海南面包需求减少,使他的生意大受影响。

    王振义说,海南面包的制作工艺简单,主要原料包括淀粉与白糖等,口感独特。

    “早年的马六甲华人一般只会制作馒头和包子,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海南面包逐渐成为本地人喜爱的食品之一,广泛出现在早餐桌上。”

    ■王振义将2粒顾客购买的海南面包削面包皮,因为多数的顾客都不爱吃口感乾涩的面包皮。
    ■王振义将2粒顾客购买的海南面包削面包皮,因为多数的顾客都不爱吃口感乾涩的面包皮。

    他说,如今这种简单而古朴的面包逐渐被年轻人淡忘,需求明显减少。

    他对此不无感慨,认为这不仅是口味的变化,更是马六甲饮食文化记忆的渐行渐远。

    ■2粒海南面包能切出逾10片面包,可直接食用或涂抹酱料,进行蒸或烤都行。
    ■2粒海南面包能切出逾10片面包,可直接食用或涂抹酱料,进行蒸或烤都行。

    王振义:卖了50多年 坚持老本行

    从14岁起开始沿街售卖海南面包的王振义,至今仍坚持他的老本行。

    尽管年过七旬,收入也不如往年,他依旧选择在每周二至周末清晨6时许骑摩哆出门,将海南面包送至市区传统咖啡店和周边居民手中。

    王氏早年居住在东街纳,靠骑三轮车穿梭于市区售卖海南面包,如今搬迁至玛琳地区,已改用摩哆减少体力的消耗。

    他坦言,继续售卖海南面包不仅是为了维持生计,也是为了保持心态积极。

    王振义也会于上午约9时在三宝井巴刹前的老店为一些老顾客售卖海南面包。
    王振义也会于上午约9时在三宝井巴刹前的老店为一些老顾客售卖海南面包。

    王氏是有家庭与孙辈,他认为出来工作能让他有机会与老朋友、老顾客交流,避免患上老人痴呆症。

    随着海南面包的需求减少,厂家如今仅在每周生产五天,因此王振义也只能在这些时间段内割货并售卖。

    他感慨道,海南面包的生意不如从前,担忧这种传统美食或许将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王振义一般于每周二至周末的清早6时许开始骑摩哆从住家出发前往东街纳、甘榜拉班、峇章、鸡场街、三宝井、文西阿都拉、新路等等的一些咖啡店售卖海南面包,并直到约上午10时许结束。
    ■王振义一般于每周二至周末的清早6时许开始骑摩哆从住家出发前往东街纳、甘榜拉班、峇章、鸡场街、三宝井、文西阿都拉、新路等等的一些咖啡店售卖海南面包,并直到约上午10时许结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林万锋促市政厅 加强修树防酿祸

    (马六甲4日讯)马华吉里望州议员拿督威拉林万锋呼吁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加强树木修整与维护工作,以防患于未然,减少大风雨过后因树倒所引发的意外事故,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

    ■消拯员清理倒树。

    本月2日凌晨的一场暴风雨,导致武吉南眉花园第8巷柏拉万路旁一棵大树的枝干突然倾倒,压毁对面民宅的一面围墙。

    所幸屋主一家当日恰好返乡过节,未酿成伤亡事故。但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已引起居民的高度关注与担忧。

    ■林万锋(右)呼吁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加强树木修整与维护工作,以防患于未然。

    林万锋促请市政厅建立系统化的树木管理机制,定期对管辖范围内的树木进行全面检查与鉴定。

    对于树冠过于茂盛、存在枯枝或已显露安全隐患的树木,尤其是靠近民宅及道路旁的,应尽快进行修剪或砍伐,以减少潜在风险。

    他呼吁市政厅加强树木修剪工作的频率与覆盖范围,并制定更完善的预警机制,以提升城市安全系数,保障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他指出,每逢大风雨过后,树木倒塌的事件频频发生,各相关单位包括消拯局、民防局、市政厅、马电讯及国家能源公司等,往往因救援需求激增,而面临人手紧张、任务繁重的困境。

    少部分受灾居民因迟迟未见救援队伍到来处理问题,难免感到焦急。

    “我们不能等到树倒了才来处理,而应当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林万锋在接获投报后,赶到现场视察情况,并向迅速前来处理的单位表达谢意,也迅速派遣队伍进行清理和修复工作。

    同时,他也对武吉葛基村委会、武吉南眉睦邻计划委员会及热心居民们的积极参与和团结合作表示赞扬。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